首页 新闻中心 即时新闻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化历史 > 张家口文化历史

石秀文《毛毛匠》获“戏剧中国”2024年度最佳剧本

2025-07-02 14:46:26  来源:张家口新闻网

   近日,中国戏剧文学学会公布“戏剧中国”2024年度作品征集推选结果,阳原县编剧石秀文创作的《毛毛匠》斩获“影视剧类最佳剧本”奖。这是她自2019年以来,第五次在该活动中获奖。此前她曾凭借儿童剧《我和我的机器人爸爸》、新编历史剧《赵武灵王与赵章》、扶贫剧《乡亲 亲情 爱情》、30集电视连续剧《生在深山村的女人》等作品获儿童剧、戏剧类、影视类入围剧本、潜力剧本等荣誉。

  《毛毛匠》以民国时期皮毛行业为背景,通过李家、杨家、王家三家的恩怨情仇,展现三代毛毛匠的传奇人生。剧本围绕主人公李天顺坚守技艺诚信、天顺与杨青及杨英与玉竹的纯真爱情、杨景原赴美国要债、天顺走大圐圙的磨难,以及天兰、王俊德与儿子小虎之间亲情的相害又相合等情节,展现了手工艺人对技艺的精益求精与道德坚守。剧中还刻画了抗战时期,天顺拒绝为日本人制衣,王俊德剪毁给日本人做的皮衣,天顺为抗战前线运送药品等情节,以朴素笔触传递家国情怀。石秀文表示,剧本不仅还原了毛毛匠的生存智慧,更希望通过李天顺“守信重义”的经营之道,为当代商人树立道德标杆。

  谈及创作初衷,石秀文透露灵感源于家庭记忆——其姥爷是毛毛匠,曾在天津做工,她小时候经常听姥姥讲毛毛匠的故事,家里还保存着姥爷用过的裁刀和工具。12岁时,学校放假她就去县皮毛厂缝皮手套。改革开放后,阳原个体皮毛产业的发展给当地人带来实惠,这让她决心挖掘这段历史。她查阅大量资料了解皮毛行业历史,因许多故事发生在张家口,她便在张家口租房,走访行业老人、查阅史料,边生活边写作,最终完成36集电视剧本及同名长篇小说(目前在喜马拉雅平台播放)。创作期间,石秀文每日凌晨四五点动笔、深夜一两点收工,用数年坚守换来这部融合家族记忆与时代印记的作品。

  石秀文在阳原县文联工作。她曾当过售货员、保管、统计、会计,30多岁开始创作,从业30余年来,创作了小说、故事、小品、相声、影视剧本等多种体裁作品。2005年,电影剧本《我的春霞姐姐》参加北京市广电局青少年题材剧本赛,初选入围。2008年,长篇小说《生在深山村的女人》参加北京市广电局北广传媒优秀剧本赛,获小说改编二等奖,并在喜马拉雅有声书播放。此外,她还创作了电影剧本《母子情》《别说我爱你》,戏剧大戏《冯子存》《慧嫂开店》发表于张家口《长城文艺》,二人台大戏《生娃娃》发表于《三晋戏剧》,另有《门当户对》《春雨支教》等大戏作品。

  据了解,“戏剧中国”作品征集推选活动是中国戏剧文学学会常态化保留项目,自2019年起已连续举办六年,成为全国戏剧界文本评选的著名文化品牌,涉及话剧、戏曲、儿童剧、音乐剧、歌剧舞剧、小戏小品、影视剧、广播剧剧本和文论作品。活动通过初审、复审、终审三审评估,最终确定各门类最佳、优秀、潜力和入围作品名单。(李晓利)

编辑:李雅雯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