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将归去冬又至,寒色不遮万山翠。”每年11月7日或8日,当太阳到达黄经225度时为立冬时节。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在一年的最后一个季节,大地趋于安静,动物蛰伏冬眠,躲避风寒的同时为来年的勃发积蓄着能量。
在我国古代,人们把立冬看作是一个重要的节日。《礼记·月令》中曾记载:“立冬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冬于北郊。”回朝后,皇帝还会抚恤孤寡,并将冬衣、温帽赏赐给群臣。到了宋代,《四民月令》记载,“冬至之日进酒肴,贺谒君师耆老”,人们往来庆贺,一如年节。
冬日的到来让人感受最为明显的,自然是气候上的变化。无论是明代王稚登的“一点禅灯半轮月,今宵寒较昨宵多”,还是宋代钱时的“昨夜清霜冷絮裯,纷纷红叶满阶头”,都生动展现了立冬后的寒冷。从元代陆文圭笔下的“黄花独带露,红叶已随风”,我们看到了带着晶莹露霜的黄花,还有凋零后随风飘扬的红叶;从宋代紫金霜笔下的“落水荷塘满眼枯,西风渐作北风呼”,我们感受到了池塘内荷叶的枯萎,以及从北方吹来呼呼作响的冷风。
古时,民间习惯以立冬这一天作为冬季的开始,万物收藏,让忙碌了一年的人们终于可以清闲下来,犒劳自己,煮饺子、吃牛羊肉,“立冬补冬”的习俗开胃又暖心。天虽寒冷但也不意味着从此便停滞不前,而是在冰雪里酝酿美好,暂时地修整、蓄势,才能在暖阳下破土新生。冬或许凛冽,人却可以热气腾腾地活着,愿你不畏风雪、迎寒前行,邂逅一场浪漫的雪,期待一个蓬勃的春。
(记者 郝莹玉)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