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祥瑞
张家口地域在明代大体属于宣府镇辖地。明代宣府镇是“九边”之一,素有“九边冲要数宣府”之称。“边”是明代对长城的称谓。长城与张家口有着千丝万缕的不解之缘,长城对张家口的发展起到了独特的作用,长城文化是张家口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以明代宣府镇为例,探讨张家口长城文化的内涵与特色。
明代张家口长城军事防御体系,是十分严密的,历经洪武、永乐、宣德、正统、成化,到嘉靖、万历年间,宣府镇修筑边墙长达1300余里,城堡70来座,墩台1800余个,额定驻军最多时达15万,军马5.5万余匹,是九边中设置较早、额定驻军最多、军马最多的军镇,形成了一个完善周密的军事防御体系。并在军事防御战争与蒙明友好互市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长城文化。
“守备为上,攻战次之”的防御文化。
明代对长城一线的总方针是“守备为上,攻战次之”,即十分重视搞好防御,包括修筑城堡、修建墩台、修筑边墙,强调在蒙古骑兵破墙侵扰时,加强军情传递,搞好坚壁清野,针对战场实际灵活应对,不提倡以硬碰硬,而主张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堵击、设伏、围追等战术,还十分重视秋冬季的烧荒,破坏蒙古骑兵进攻的条件。宣府镇作为九边之一,也贯彻执行了这一重要方针。这一方针是长城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明代宣府镇长城首先是一个军事防御线,笔者统计,根据有关史书的记载,明代宣府镇长城至少发生过大小战事120多次,其中绝大多数是与侵扰的蒙古骑兵作战。毋庸讳言,明军与蒙古骑兵的战争,曾经有过因为统治者决策失误而惨败的“土木之变”与“虞台岭之战”外,许多明军抗击蒙古骑兵的战事,都打得英勇悲壮,不少将领血染疆场。嘉靖版《宣府镇志》中就有许多这样的记载:
正德九年秋,蒙古骑兵由膳房堡入掠宣府镇城,并侵扰蔚州与顺圣东、西城(今阳原县东、西城),游击将军张勋、倪镇率军抵御,以身殉职。顺圣东城守备田琦、顺圣西城守备庞彪同时战死。
正德十一年,蒙古骑兵侵扰怀来、居庸关等地,保安守备、都指挥朱寿在增援过程中被蒙古骑兵包围,力战而死。
嘉靖十六年秋,蒙古骑兵入侵万全右卫城,只以少数骑兵到城下挑衅,明军出城迎战,蒙古骑兵且战且退,引明军进入蒙古军包围圈,致使明军1000多人被歼灭,参将张辅国牺牲。
嘉靖十七年夏,蒙古军由万全右卫侵入宣府镇城,坐营都指挥周冕出战,被蒙古骑兵包围,兵败,周冕被刃而死。
嘉靖二十三年冬,蒙古骑兵从膳房堡入侵蔚州,都指挥李彬战死。
嘉靖三十一年秋,蒙古骑兵由野狐岭入,侵扰万全卫城西南,参将、都指挥史略,守备、指挥任镇俱战死。
嘉靖三十二年秋,蒙古军由张家口入犯怀安、顺圣川,到宣府镇城时,副总兵、都指挥郭都率军迎战,布阵未完,遭蒙古骑兵冲击,郭都身中数箭,被敌人手刃而死。
嘉靖三十四年秋,蒙古骑兵入犯保安、顺圣东城、西城,前来支援的延绥镇游击将军、都指挥张纮率所部三千人,与敌大战,重创蒙古军,最后张纮也战死沙场。
嘉靖三十五年春,蒙古军侵入葛峪堡,参将、都指挥李光启率部迎战,不幸受伤被俘。李光启对蒙古军说,你们把我送到长城下,可以得到金帛等好处,于是蒙古人就依言而行,不料到了长城之下,李光启却对守卫兵士说,你们绝不能送敌人金帛,我是担心你们不了解实情,以为我真的投降了敌人,特地来此自证清白,蒙古兵听了,知道上当受骗,便当场杀害了李光启。
嘉靖三十六年春,蒙古骑兵又一次入侵宣府镇中路,此时接替参将、都指挥李光启的是参将、都指挥祁勉,由于敌众我寡,祁勉也不幸被围困战死。
这些以身殉国将领有副总兵、参将、游击将军、守备等,他们英勇战斗、不怕牺牲的精神,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经过残酷的防御战争,宣府镇最终还是保卫了北京的安全,与此同时在长期的防御战争中也涌现出一批著名的军事将领,杨洪、马芳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杨洪挂镇朔将军印在宣府镇坚守40年,身经百战,为保卫长城作出了巨大贡献,被朝廷封为昌平侯,蒙古人则称其为“杨王”。马芳,蔚州人,曾经任宣府总兵与大同总兵,长期战斗在长城一线,身先士卒,英勇善战,倍受百姓崇敬。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