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白釉八棱瓜形带温碗柱壶
鸡腿瓶
编者按:“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于碗底/临摹宋体落款时却惦记着你/你隐藏在窑烧里千年的秘密/极细腻犹如绣花针落地……”听着周杰伦的《青花瓷》,便觉千年古韵穿越时空悠远而来,意味无穷。从窑火中走出的青花瓷从容而含蓄地传达着它的风情,有的淡雅脱俗,有的雍容华美。
自汉代发明了釉,瓷便脱胎于陶,向前大大地迈了一步。到了唐代,因制瓷原料的确定,因釉料发展成熟,因火烧温度达到了摄氏千度以上,瓷器制作已经蜕变到成熟的境界,而跨入真正的瓷器时代。瓷器造型别致,釉色莹润,色彩斑斓,成为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贡献之一。
本报记者 王宸胤
张家口的瓷器最早始于隋代,只可惜至今还未发现过著名的古代瓷窑,只发现过两座民间瓷窑。而从我市出土和旧藏的历代瓷器看,主要来自于定窑、磁州窑、龙泉窑、景德镇窑和钧窑,这些著名窑口生产的瓷器特色鲜明、工艺先进,代表了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瓷器发展的较高水平。
出土于蔚县宋家庄乡吕家村白釉执壶造型圆润饱满,短流平底,是唐代早期的典型式样。宣化的绿釉碗和怀来的黄釉席纹双系执壶等都为唐代的瓷器,它们造型各异,壶身圆润,颜色相比之前的瓷器更加丰富,质地也更为细腻。
宣化辽墓内的壁画中有一幅点茶图,记载了墓主人生前生活中品茶的情景:壁画右侧方形桌上放置的茶具有茶盏和茶托。地上的三足铁炉之上置一白色长颈瓜棱执壶。一茶僮用团扇扇风……这幅壁画中的执壶与同一墓中出土的白釉瓜棱执壶均为白色,盘形花口,细长颈,长嘴稍弯,曲柄置于肩、颈、腹有瓜棱,是辽代北方契丹民族所特有的点茶壶。宣化辽墓群还出土了具有辽代风格的辽三彩和黄釉器,其中三彩盆、盏托、唾盂、龙柄碗等均为辽瓷中的精品。张北县海子洼村出土的鸡腿瓶、尚义县囫囵村辽代石棺墓中出土的瓷器、赤城县东沟村出土的瓷枕、瓷碗等均为少见的珍品,有着非常高的艺术价值,不仅如此,宣化辽墓群出土的一件用石灰封口的鸡腿瓶内还存有液体,经化验鉴定为酒。这些酒得以保存至今,足见瓷器在生活中的实用价值。
辽代白釉八棱瓜形带温碗注壶出土于下花园孟家坟村,它的特别之处在于由壶、碗两部分组成。壶为八棱长颈,壶盖呈八棱形直撇口,顶端为11瓣的绣球形状,下托八瓣瓦形叶片。温碗为八棱深腹式,碗内凸棱与壶相反,碗外八棱向外弧拱。这套辽代温碗注壶胎质细腻轻薄,造型极为复杂,工艺精湛。
人形壶是古陶瓷中的罕有造型,它形象生动,堪称同时代壶具中的精品。宣化出土的人形双耳壶说明在新石器时代人形壶就已在我市出现。崇礼县石嘴子乡征集的白釉童子抱鹅壶,出自北宋定窑,通高15.5厘米,童子抱鹅的造型充满童趣,活泼可爱,注水圆孔在童子脑后,模制而成。这一器物为研究当时陶瓷烧造技术水平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