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即时新闻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化历史 > 张家口文化历史

【文史趣话】实土卫所的历史变迁 ——以万全右卫为例

2023-09-14 08:50:30  来源:张家口新闻网

  韩祥瑞

  在明代,卫所制是一项重要的军事制度。在实行实土卫所的地方,它还是一种以军代政的特殊行政管理制度。

  万全右卫自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设置以来,随着形势的变化,它所承担的主要职能潜移默化中发生着衍变。总体来看,其担负的直接军事防御职能逐渐减少,而行政管理职能不断加强。就是由开始的“七分守卫,三分屯田”,转变为“七分屯田,三分守卫”。

  万全右卫设立于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是明宣府镇所辖区域设置最早的卫所之一。其设置不但早于明宣德五年(1430年)设置的万全都指挥使司,也早于明永乐七年(1409年)设置的宣府镇。万全右卫初设之时,与万全左卫同城,之后曾经调防蔚州与通州,于明永乐二年(1404年)调回德胜口堡,自此,该堡称万全右卫城。明宣德五年(1430年)前万全右卫属山西行都司管辖。明宣德五年(1430年)万全都指挥使司建立后,归万全都司管辖。

  明永乐七年(1409年)宣府镇建立之后,开始派守备驻防万全右卫城。明成化十年(1474年)宣府镇西路参将驻万全右卫城。

  随着宣府镇总兵的设置,直接的军事防守职能逐渐由总兵——副总兵——参将——游击——守备——防守等承担。与此同时,万全都司也归于宣府镇总兵管辖,都司及其所辖的各卫所,除了向驻防营兵输送兵员外,它的行政管理逐渐成为其主要职能。就万全右卫来说,这种转变大约开始发生于明永乐七年(1409年)宣府镇设置之后,至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军事防御的主要体系已经完全转变为巡抚——总兵——参将——守备——防守,而都司——卫所——百户这一系列则淡出了军事防御系列,成为以军代政的行政管理系统。

  实土卫在明代中后期承担的职能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为营兵输送兵员,组织屯田、收缴田赋、管理户籍、兴办学校等。万全右卫也不例外。

  清道光版《万全县志》记载:“万全右卫指挥使,明初设,管理本卫钱粮、刑名、地方事务”。

  嘉靖版《宣府镇志》记载:“万全右卫,官户二百四十三,军户六千七百八十一,屯丁一千二百八十七”;及其“西路万全右卫课银二十三两八钱,……张家口课银十两……”

  正德版《宣府镇志》记载:万全右卫屯田339顷,地亩粮3197担;及其“万全右卫有儒学、社学”。

  万全右卫的职能从它的职官配备中亦可以了解,明嘉靖版《宣府镇志》中有详细记载:“万全右卫,指挥使五员,同知六员,佥事一十二员,经历一员,镇抚一员。正千户一十三员,副千户二十九员,署副千户三员,所镇抚八员。实授百户四十九员,试百户六十八员。……儒学教授一员,训导一员。……草场大使一员……德胜驿吏一员。”从中可见,明代万全右卫所担负的职责确实是以行政管理为主体的。万全右卫指挥使,与其同城的参将、守备互不统属,有着不同的职能,属于平行的两个系统。

  清初期,在今张家口地域,依然保留了实土卫所制;至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实行了改卫为县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此时,万全右卫顺理成章地改制为万全县。这个历史性的改制,从侧面说明万全右卫与万全县的职能是一脉相承的。

  万全右卫从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设置,到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改置万全县,前后历经了300年时间。在漫长的历史变迁中,其职能转变轨迹是十分清晰的,改卫为县是其行政管理职能发展的必然结果。

  需要说明的是,明代万全右卫职能的历史变迁,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许多实土卫也都殊途同归,最后演变成县乡一级的行政区域。

编辑:苏颖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