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即时新闻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化历史 > 张家口文化历史

【文化新旅】面香扑鼻

2023-09-07 09:27:29  来源:张家口新闻网

  编者按:莜面,油润弹牙;土豆,绵软细腻;这两种作物以主食的身份陪伴了长城边塞地区的人们千百年,但是论在日常饮食中的占比,终究败给了另一种主食作物——小麦。

  直到今天,北方人最爱吃的面条、馒头、包子、饺子,都离不开小麦,这种起源于西亚的作物,在山海之间的传播几乎改变了全人类的饮食机构,当然也包括生活在张垣热土上的我们。

  关于小麦,你了解多少?关于面食,你能列举多少种?又能亲手制作多少种?还有一位张家口人把小麦面粉玩出了非遗文化——花饽饽,你认识吗?

  本期,我们就来聊聊小麦的诱惑——

  小麦在山海之间的传播几乎改变了全人类的饮食结构,世界各地的巧手又反过来赋予这种作物更强大的生命力。这是漫长、壮美又充满互动性的旅程。

  正在制作花饽饽的郭建华

    麦粒环球旅

  从远古到今天,人类在这颗星球上从未停止迁移的脚步。有多少人远离故土定居他乡,就有多少人追根溯源寻找同族。食物也是如此。

  大约4500年前,第一粒小麦种子落地中国。它的到来奠定了南米北面饮食格局的基础。种子旅行的起点,要追溯到4000多公里外的西亚。

  那是一片夹在海洋与海洋、山脉与沙漠、盐沼与湖泊之间的沃土。远古人类的一支部族在走出非洲几万年后,第一次在那里聚居、耕种。金黄的谷物在那片土地上有着更久远的生长历史。直到今天,漫山遍野的麦田里仍然遍布着古老的品种。

  和我们之前介绍的其它作物一样,小麦也经历了从野生到驯化的历史演变。早在1.3万年前,西亚当地的采集狩猎人就开始收集和种植野生的小麦、大麦等谷类和豆类植物的种子。那时的“小麦”还是麦穗小、产量低的自然作物。大约在8000年前左右,生活在现在的伊朗西南部、伊拉克西北部和土耳其东南部地区的远古先民惊喜的发现:麦粒磨成面粉能制作出更好吃的食物,于是一部“小麦驯化史”开始书写——

  以普通小麦组为例,古代先民从二倍体野生一粒小麦驯化为二倍体栽培一粒小麦;继而与山羊草天然杂交,染色体加倍获得四倍体野生二粒小麦,再驯化为栽培二粒小麦;二粒小麦再与粗山羊草天然杂交,再通过染色体加倍最终形成了我们常见的六倍体普通小麦。

  是不是觉得这一段专业的描述过于拗口和难懂?其实简单理解就是:人类不断拣选那些穗实较大的小麦植株,再把这种植株结出的麦粒作为种子播种,这样一来,麦穗一代比一代长得大,最终变成“穗轴”。在小部分植株中,因为基因突变,穗轴到成熟时也没有变脆,也就是“硬轴”。这对野生植物是件坏事,因为它们无法散播种子,但对人类来说,是天大的好事,因为种下硬轴的谷粒,次年就是收成的作物,而硬轴突变的基因也一代代遗传、强化,最终形成了防碎硬轴的小麦。这就是小麦驯化简史的“通俗版”,西亚人走完这段历程花了大约200年。在这段历程当中,他们还挑选出了“自动脱粒”的变种,食用也变得更加容易。

  在漫长的历史中,一次次悄无声息的突变推进了品种的演进,可以说,小麦是自然选择和人类驯化的共同结果。当麦粒研磨成粉,当面粉与水相遇,生面团,这一奇妙的变化使人类的饮食前进了一大步。

  早在史前时期,小麦已经从西亚、中东一带向西传入了欧洲与非洲。公元15世纪至17世纪间,欧洲殖民者将小麦传播至南、北美洲;18世纪,小麦传播到大洋洲。迄今,我国发现的最早的麦作遗存在新疆孔雀河畔的古墓沟墓地中,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楼兰,距今约4000年。夏朝初期,我国淮北一带便已经有了小麦的栽培,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小麦种植已经遍布黄河、淮河流域以及内蒙古自治区的南部以及江南部分地区,并逐渐扩散到了长江以南各地。北宋初年更是成了小麦向南扩展的关键时期。到了明朝初期,小麦耕种遍及中国。

    花饽落张垣

  用小麦面粉制作的食物按照加工方式总体分为两大类:用火和用水。烤、炸都是用火的代表,烙饼、烧饼、面包、煎包都是“火类代表作”;蒸、煮都是用水的代表,比如馒头、包子、面条、饺子都是“水类代表作”。当然每一个大类里都有少则十几种、多则几十种花样。比如我们再熟悉不过的面条,随随便便就能列举出打卤面、炸酱面、麻酱凉面、油泼面、臊子面等几十种。

  馒头当然也不例外。在张家口,就有这样一位“90后”的小伙子,把馒头玩出了“非遗文化”。

  早晨九点,记者来到经开区万博大市场附近的一家小店——壹郭馒头,顾名思义,谐音“一锅馒头”,这是怎样的一锅馒头呢?

  在门口,碰到了店主郭建华,小郭热情介绍起店里的馒头种类:红糖大枣馒头、黑米馒头、纯碱馒头、开花牛奶馒头,可是一下子抓住记者眼球的是摆在操作台上的“一堆苹果”,尤其是张家口人最熟悉的“国光苹果”,那“抓破美人脸”的花纹、歪歪的“苹果把”,如果放在水果摊上,还真难分清哪个是真苹果、哪个是“苹果馒头”。

  这就是郭建华从山东学回来的独门手艺——胶东花饽饽。他说:“花饽饽也叫花馍,是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用小麦面粉和简单的工具,捏塑成人物、动物、花草等各种造型的面团,好看、好吃、好寓意。”

  说话间,记者发现,在对面操作台上摆放着一个直径约20厘米的大花馍,花馍呈三层,最下面一层是寿桃的叶子,中间一层是12个小寿桃,最上面一层是被小寿桃捧在中间的一个大寿桃,咖啡色的枝干、粉红的花朵、绿色的叶子共同托起红红的“福”字,这款别致的花饽饽“生日蛋糕”不仅好看,应该还很好吃吧?

  郭建华看出了记者的心思,递给记者一个柿子造型的花饽饽,一入口,浓郁的麦香没有一丝杂味,柔韧筋道、干而不燥,再配上逼真的造型,真是记者吃过的最好吃又最不像馒头的馒头。

  为满足记者的好奇心,郭建华现场制作了“一条锦鲤”,加入了红曲米粉特制而成的红色面团,在他手中搓、揉、捏、压,鱼身基本成型,两颗红小豆就是鱼的眼睛,勺子柄交错压叠,鱼鳞就神奇出现了,最后捏出鱼鳍、压出鱼尾,一条“花饽锦鲤”完成了。

  “现在上锅一蒸,就能吃了是吗?”记者问。

  “还不行。花饽饽的制作比较复杂,我们现在完成了和面、揉制、醒发、造型这几步,接下来要再醒发、再造型,直到完全合格才能上锅,蒸15分钟后晾凉,再用保鲜膜包起来,防止面皮开裂,这样才算完成。”郭建华说。

  眼前这位32岁的小伙子花饽做得如此精美,可是1年前他还是一个“面食小白”。在去山东学艺前,别说做花馍,他连和面都不会。学艺归来,去年冬天的5个月,他在家苦练,馒头加花饽前后消耗了100多斤面粉,蒸出来的作品送给亲友品尝,“刚开始大家都爱吃,后来太多了,都吃不行了。”说起这事,郭建华憨憨的笑。

  今年3月,小郭的店铺开业,家常馒头每天都能售出几百个,最近花饽饽的订单也基本能达到每日预定一单。“我们夫妻的小目标就是把小店做好,让更多人爱上花饽饽。”郭建华说。

  虽然花饽饽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不是张家口本地传统,但食物的流转总是裹挟着不同地域的人最质朴的情感。亦如展开了一场环球之旅的小麦,手艺的传播、食材的交换,不动声色又充满艰辛,却往往,也伴随着惊喜。

  生活就在这一锅锅面香扑鼻的馒头里,扎实又满足地溢于心间。关于面的故事,当然没有讲完,更多精彩,敬请期待!

  (记者 王宸胤)

编辑:苏颖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