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即时新闻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化历史 > 张家口文化历史

长城·文化|张家口元宵节:最美的人间灯火

2023-02-02 09:47:59  来源:河山新闻客户端

  编者按:张家口不仅是“奥运之城”,更是一座底蕴深厚的“文化名城”。古城古堡气势恢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蔚为大观,每逢年节,古城张灯结彩、社火好戏连台,因此,张家口被称为中国“年味儿最浓的地方”之一。

  张跃文 摄

  吴培银 摄

  段秀兰 摄


  张家口蔚县,绚烂的打树花,艳丽的蔚县剪纸,神秘的拜灯山,激越的蔚县秧歌。而在广袤的张垣大地上,还有更多值得品味的年俗风情。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康保二人台、怀安九曲黄河灯、涿鹿绕花、阳原曲长城背阁……数不清的传统民俗在这里传承至今,成为经典而鲜活的文化记忆。它们带着质朴奔放的张垣风情,展示着春节文化的内蕴,彰显着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

  元宵节期间,您可以游遍张家口,逛古城、赏年俗,开启一场前所未有的年俗之旅。

  “正月里,正月正,正月十五闹花灯……”这首朗朗上口的民谣唱出了元宵节的喜庆和民俗。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元宵节主要有赏花灯、吃汤圆、猜灯谜、放烟花等一系列传统民俗活动。此外,群众在元宵节时还会举行游龙灯、舞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耍社火等传统民俗表演。

  2008年6月,元宵节选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打树花:火树银花不夜天

  到蔚县的暖泉古镇,就不得不提打树花。打树花是张家口蔚县暖泉镇的地方传统民俗文化活动,至今已有500余年历史。

  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暖泉古镇自古就为临边用武之地。永乐十九年(1421年),明成祖迁都北京后,其军事地位更加突出,由于冶炼兵器、农器具的需要,促成了暖泉镇发达的冶炼铸造业,打树花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形成的。

  打树花按照分工分为“掌炉”和“掌勺”两部分,掌炉者负责冶炼、抬送铁水,掌勺者则负责打树花表演。表演的当天晌午,掌炉者都会进行“祭火炉”仪式,祈求国泰民安,同时也保佑打树花的汉子们能顺利进行打树花表演。

  打树花第十三代传承人王德向记者介绍,打树花就是把生铁加温到1600摄氏度,融化成铁水,用木勺把铁水撒到城墙上,当炙热的铁水遇上冰冷的城墙,瞬间迸溅出万朵铁花,形成火树银花的壮观景象。因为形似铁树开花,故名打树花。

  作为一项古老技艺,打树花已经成为河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成功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据了解,打树花源于村里的祈福活动,农民希望来年风调雨顺,有一个好的收成。作为一项传统的民俗社火表演,对表演者有很高的要求。

  “1600度的铁水,迸溅在身上最容易烫伤,必须做好保护措施。”王德告诉记者。“打树花”表演者在表演时身穿羊皮袄、头戴斗笠,用特制的木勺将高温融化后的铁水用力泼洒在坚硬的城墙上,铁水打在冰冷的城墙上,迸溅出璀璨的朵朵火花,串起来呈树冠状,随后瞬间消失在漆黑的夜色中。表演者会在火花消散之前,打出一轮新的火花,连续的火花形成金色的“花雨”,在寒冷的冬日给人们带来丝丝温暖。

  王德从20多岁就开始打树花,如今已经打了30多年,他的胳膊、腿、肚子上的烫伤不可计数。王德说,“打树花目前仅有4位传人,等我岁数再大些,我儿子会把这项壮观的非遗表演项目传承下去。”

  说话间,匠人们挥舞特制的木勺,滚烫铁水被高高扬起,撞击冰冷的城墙,火星四溅。发出耀眼的光芒,呈现出震撼的视觉效果,耀眼夺目,形成辉煌的“火树银花不夜天”景观。

  曲长城背阁:在“阁”上长袖妙舞

  阳原县曲长城背阁已有几百年历史,最早作为祈福的民俗舞蹈,经过几百年的传承和发展,现已成为阳原民间的一种独特的舞蹈形式。

  2009年,“背阁”已被列入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背阁现在只有阳原县曲长城村还有这种表演形式。每年春节、元宵节都要进行表演,深受群众喜爱。

  作为背阁的第十一代传人,龚学军22岁时开始背阁,一直背了40年,后因腰部难以承重而不再背阁。“光靠蛮力背阁会出事”,龚学军说,背阁除了需要很大的气力,同时也讲究方式方法。当小孩子被大人背起后,小孩的脚和大人的头在一个高度,以达到凌空而站的感觉,这时,小孩与大人成为一个整体,则重心向上,当小孩子和大人同时舞蹈起来,稍不注意就会因重心不稳而摔跤。所以,要绑的紧,扭得慢,动作稳。

  龚学军介绍,背阁是由“父架女”演变而来的,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他说,在明朝初期,有钱人家正月十四闹花灯游街,贫苦百姓们挤着围观,这时就有父亲将孩子架在头上看花灯,小孩子脸上都冻成了红脸蛋,父亲架着小孩的越来越多,反而看花灯的人少了,都开始比谁家的小孩长得好,扭得好。随着时间的推移,父亲在正月十四架着女儿上街成了习俗,以至于慢慢发展成现在的背阁。

  背阁共有12架,10架单背阁,2架双背阁,12架意为一年12个月,如果有闰月年,闰几月双架就排在第几位。没有闰月年,表演时双人架就排在最前。近年来表演时,一般有两个双架,都排在开头。

  “阁”的意思就是高木架,高约2.5米,“我年轻的时候,阁都是用木头做的,很笨重,现在是由一根直径十公分的铁棍和几块木板组成,比原来的灵活不少,表演起来也更自如。”

  演出的时候,由7至11岁小孩站在一块横板上,在胸前有一片约二十公分长的弧形铁片,正好与小孩前胸的弧度相吻合,再用一条粗布带把孩子的上身和腿与架子捆在一起,穿上粉红色宽大的上衣和绿色的长裙作为演出服,裙子的长度要遮盖住脚和脚下的踏板。最后把“阁”和上面的孩子一起绑在大人的背上,下面人的头部正好遮住后面露出的一节铁棍,所以从前面看孩子仿佛是凌空站在大人的头顶。演出时大人随着音乐的节奏做舞蹈动作,小孩也要随着大人进行扭动、表演。

  背阁还有单、双之分,单背阁是一个大人背一个小孩,双背阁是一个大人背两个小孩,难度更大,因而更精彩。

  “一套背阁加上孩子至少有八十斤左右,看着表演的时候我们挺潇洒,其实练的时候很辛苦。”龚学军说。

  每到表演时,在“阁”上粉雕玉琢的小姑娘宛如在空中一般长袖舒展,长裙飘飘,在音乐的伴奏下不断舞动,犹如天女下凡,如仙似画。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阳原县文化馆派辅导干部在传统背阁基础上推陈出新,刻意出新的背阁《嫦娥奔月》,参加了张家口地区民间文艺汇演,并获优秀表演奖。

  “现在,年龄最长的背搁人90多岁,年龄最小的背搁人24岁,而在他们头顶上的孩子们一天天长大,像父亲托起孩子一样。”龚学军说,背阁意义还在于希望这些幼小的孩子能站在老一辈的肩膀上,有个美好的童年,奔向更好的明天。

  九曲黄河灯:曲折绵延“连环阵”

  每逢春节,在怀来县安营堡村具有古老和神秘色彩的九曲黄河灯再次被点燃,在寒冷的夜晚为人们带来了历史的厚重和神秘,当地群众和来自各地的游客都赶来参加九曲黄河灯灯会,人们排成长龙在灯阵中前行,争相为来年祈福。

  安营堡九曲黄河灯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分布在怀来县东北部农村。九曲黄河灯是一个很大的连环灯阵,一般占地2亩,在打谷场上制作时,按照金木水火土五行排列,将木杆竖栽固定在灯场上,然后将高粱秆横向与木杆相连,木杆与高粱秆扎成曲折迂回的“九街十八巷”通道,最后在木杆上安装361盏灯,全部用红、黄、蓝色薄纸裱上灯罩,再加上3盏门灯和一盏天灯,共365个灯盏,暗含天上365位星宿,也代表人间一年365天。灯场中心立一盏巨灯,称“万年灯”,高两丈七尺,是整个灯阵的核心,相传抚摸它可以长寿。

  拥有九曲黄河灯灯阵图谱的怀来县存瑞镇安营堡村村民范正忠介绍,整个摆成方阵,四角是代表春夏秋冬,按照一年的天数确定灯数,如果遇上闰年则增加相应的灯数。有进口和出口,走进去好象进了迷宫一样,转好几个圈就走出来了,大约是一华里,每个灯之间的距离是1.2米。

  正月十四为“踩灯”,由民间高跷和秧歌队先行进阵,踩平路面并起引导作用。正月十五是灯会的高潮,游人在阵内来回游走,祈求来年多福多财,祛病延年。正月十六灯会结束前不再添加灯油,看哪种颜色的灯最后熄灭,即预示着来年种植什么作物能保丰收,即红色代表高粱,黄色代表谷物,绿色代表蔬菜。

  “九曲黄河灯”其皆因灯阵曲折绵延如黄河之龙曲。在怀安胡家屯有数百年历史,九曲黄河灯因为占地广、费料多、又耽误工,曾一度“熄灭”数载,近年来逐渐恢复,成为当地元宵节的一道特色景观。每年的元宵节期间村民们早早在村前搭起如迷宫一般的“九曲黄河灯阵”,并在夜晚点亮365盏彩灯,宛若天上银河。

  夜晚,精心布置的“九曲黄河灯阵”被点亮,传统的“九曲黄河灯”以棉花做捻、麻油和酒精点灯。在宛如迷宫一般的灯阵中,化着淡妆、手拿花灯的胡家屯村民扭起秧歌、踩起高跷,老人和孩子跟在后面,一边走一边赏花灯,有说有笑,其乐融融。

  九曲黄河灯是古老黄河文化的一部分,它最早起源于山西省北部的河曲县。据史书记载:每年农历的七月十五,都要在黄河上放置365盏麻纸扎成的河灯,由德高望重的老船工主持仪式,大家十分庄重地把船划到黄河中央,把河灯一盏一盏地放到水面上,形成“水映河灯灯映水”的壮丽景观。“九曲黄河灯”最早是为了祈求幸福、丰收和安康的生活,后来演变为当地庆祝元宵节的一种娱乐项目。

  2007年,“九曲黄河灯”被列入河北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记者 郝莹玉)  

  【专题】网络中国节·元宵

编辑:吕永清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