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汽车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清水社区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化历史 > 张家口文化历史

李云华画像:蔚萝人文的代表作

2017-02-17 08:42:13  来源:张家口新闻网

李云华画像:蔚萝人文的代表作 蔚州博物馆里陈列的画像。 曹东宇摄
蔚州博物馆里陈列的画像。 曹东宇摄

  记者 魏民 通讯员 张武 李娜

  以大马群山为界,我市被分成坝上坝下两个自然区域,这也成就了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的相互碰撞和交融,为今天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认为,这里是仰韶文化、红山文化和河套文化汇聚、融合的三岔口。作为河北省的文物大市,张家口现存各类文物遗存7900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8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0处。全市各级馆藏文物截至2010年底共1.8万余件,其中国家三级以上珍贵文物1500余件。被誉为“地下艺术长廊”的宣化辽墓,保存最完好的古驿站鸡鸣驿城,宏伟瑰丽的元中都遗址……散落在张垣大地上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就像一个个生动的文化符号,衔接起一幅敞开的历史画卷,为我们揭示出远古至今的沧桑变迁,它的博大、深邃和隽永为张家口增添了非凡的魅力。

  清初朝议大夫李云华乐善好施,是一位乡间仁者。如今,在蔚州博物馆里陈列着一幅李云华的画像,为国家二级珍贵文物。从这幅画像上,后人也许能读出一些古代蔚萝人的人文情怀和内心世界。

[!--empirenews.page--]

  细腻传神的李云华画像

  在蔚州博物馆里,陈列着一幅清初朝议大夫李云华的画像,这幅画像为国家二级珍贵文物。

  蔚州博物馆是一所具有收藏、宣传、科学研究的历史性综合博物馆,馆藏文物有古动物化石、陶器、瓷器、书画、金属器、石刻、织绣等各类藏品6000余件,其中以陶器、书画、石刻造像为主体。

  博物馆的陈展体系由基本陈列和专题展览组成,基本陈列包括文明沃土、代地春秋、文物蔚州和古堡世界四个部分;专题展览为“刀镂彩染蔚萝花---蔚县剪纸艺术展。”清初朝议大夫李云华画像位于基本陈列展馆内。

  蔚州博物馆馆长李新威介绍:“蔚萝人文有情有景、有声有色,折射出蔚萝儿女的向往、追求、信仰和情感。神奇多彩的蔚萝人文现象,淋淋尽致地宣泄着古今人们的情怀和内心世界。”

  站在李云华画像前,了解了他的生平,不禁让人肃然起敬。该幅画像绢本设色,纵170厘米,横103厘米。人像端坐在虎皮椅上,头戴红缨帽,身穿清式补服,项挂红色朝珠,黑履白底靴,胸前补子上绘仙鹤,马蹄袖上绘龙。绘画工整细腻,人物传神。

[!--empirenews.page--]

  追封为朝议大夫

  蔚县位于我市南端,地处恒山、太行山、燕山三山交汇处,为冀西北山间盆地。蔚县古称蔚州,又名萝川,商周时为古代国都城所在,秦汉时代为代郡治所。北周宣帝时始置蔚州,1913年改州为县。

  蔚县自古名人辈出,如西汉的冯唐,西晋著名学者鲁胜,北魏名臣古弼,元代工部尚书王敏、清代刑部尚书魏象枢,礼部尚书李周望。金、明、清时全县进士、举人达355人,近代又涌现出革命先烈马宝玉、革命先辈张苏、剪纸大师王老赏等。

  李云华号恒岳,清山西蔚州(今张家口蔚县大蔡庄)人。

  在清代康熙、雍正、乾隆年间,蔚州大蔡庄李氏是闻名朝野的豪门望族,这一时期,李氏家庭出进士4人、举人10人,担任尚书的2人、知府4人,知州、知县一级的官员10余人,而且,李氏四代均有著述,梓印出版的就达21部。

  李云华为人慷慨大方,出资修葺蔚州学宫,遇灾年多次出栗赈饥,支持研儒学士,其子李振藻在朝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主事等职,父因子贵,逝后追封为朝议大夫。

[!--empirenews.page--]

  曹雪芹在李氏私塾任教

  据专家考证,《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还在李氏私塾中担任过教师。而使李氏家业走向兴盛的,就是生活于明末清初的李云华。

  李云华19岁考中秀才,之后就在乡里经营家产,积累财富,不再考取功名。明代末年,李云华所住的蔚州东乡因地处两州交界,常有匪盗骚扰,李云华自己出资组织起乡勇,保护家乡,他还身先士卒,冲入敌阵,亲手将为首的匪寇歼灭。从此,东乡获得了平安,李云华也从此名声大振。

  李云华经常做一些善事,往往是倾其所有,学校房屋倒塌,他出资修缮。为了保证贫穷的孩子都能够上学,他捐出学田30亩,用于学校开支。蔚州内每次发生灾荒,李云华都要出米赈济,仅庚申年一次就捐出谷米500石,使上万灾民得以糊口。

  李云华乐善好施闻名遐迩,当时的硕儒名士傅山、左光宸去世后,无钱安葬,李云华就派人送去钱物,帮助他们家人,将逝者安葬。

  李云华后代人才辈出,他的儿子李振藻任贵州知府,孙子李旭升任吏部尚书,曾孙李周望任礼部尚书、李厚望任重庆知府。

[!--empirenews.page--]

  资助魏象枢

  李云华仁爱待人,大哥早逝,他不仅把侄儿视为己出,抚养成人,还把自己家产的一半分给他。李云华的弟弟家财散尽,李云华出资帮他恢复了家业。妹夫魏象枢清廉为官,当皇帝第二次召他进京任职时,他因家境困难,担心到京城生活不下去,迟迟不敢奉诏,还准备以病辞官。李云华知道后,找到魏象枢说:“你不用发愁,我每年给你300两黄金够用吗?”魏象枢说:“够是够了,可我怎么还你呀?”

  李云华说:“宰相推荐你,天子任用你,我是上助天子,下助宰相,不是帮助你,哪用你还我?”魏象枢有了李云华的无私帮助才进京任职,而且成为一代名臣,官至左都御史、刑部尚书。

  李云华70岁大寿,魏象枢写了一首贺诗,概括了这位乡间仁者的一生:有仁有义君子,克勤克俭家风。夜听读书楼半,朝看种菊园中。族党欢忻倚玉,儿孙次第盘龙。报道五花官诰,来封七十仙翁。

  魏象枢晚年回首这段事情时说,因为李云华岁赠300金,12年无倦色,我所以能够严绝交际,谢绝馈赠,不是自己能守节操,而是实在不忍心辜负李云华的至诚资助。魏象枢去世后,又是李云华将自备的棺木拿出来,为之下葬。李云华的画像是谁人所做,在怎样的背景下所画,还有待于后人进一步研究考证。

  李新威介绍,在博物馆内,除了李云华画像外,还有郝杰等许多名人画像,这些画像亦十分珍贵。

编辑:郝学锋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