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汽车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清水社区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化历史 > 张家口文化历史

口皮博物馆:让你见识“皮都”有多牛

2021-09-22 09:19:05  来源:张家口新闻网

  口皮博物馆通过实物较为全面地介绍了张垣皮都曾经的辉煌。

  展出历史实物两百七十余件,其中3件展品堪称“镇馆之宝”。

  作为“活态”博物馆,观众可现场体验口皮非遗工艺。    

                         

     张家口新闻传媒集团记者 魏民 通讯员 高阳

  久违的自豪

  尽管堡子里景区口皮博物馆还未正式开馆,但每天早上都会有一些老人等着博物馆开门,想进去先睹为快。

  赵莹,口皮博物馆馆长。据他讲,桥西区推进张家口堡院落修复、房屋腾退、房屋修缮、环境提升等工程。利用腾退院落、房屋,规划建设口皮、金融和建筑博物馆,以及老照片展览,增添堡子里文化气息,其中口皮博物馆和老照片展是最先落地的。

  从今年6月28日开始,桥西区利用中营署已修缮完成的院落,建设口皮博物馆,现布展工作基本完成,初步具备开馆条件。

  博物馆有18个展室,包括1个多媒体文献展室和1个口皮文创展室,现已布展了13个展室。展陈内容分为皮革史话、塞外皮都、百年传承三个板块,较为全面地对张垣皮都的前世今生和辉煌历史进行实物讲述。

  “计划在9月底对外开放,每周一闭馆;周二至周日开馆,开馆时间为每天上午9时至下午5时,由堡子里景区讲解员进行讲解。”赵莹说。

  曾有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他原是第二毛纺厂工人。参观口皮博物馆后,他感到十分亲切,展出的工具他以前都用过,展出的皮子他也曾鞣制过。

  “作为皮都张家口,你不知道当年有多辉煌,东北地区投资几百万元建起一家养殖场,宰了牲畜却不会熟皮子,只好将皮子拉到张家口,在张家口熟了皮子后,再拉回东北。”这位老人告诉赵莹。说这番话时,老人脸上露出一丝久违的自豪。

  一位北京客人告诉赵莹,上世纪八十年代,他从北京来张家口拉毛线,每斤毛线1.5元,运到北京能卖到2.7元,张家口生产的毛线特别好卖,只要手上有毛线就能赚钱。

  3件“镇馆之宝”

  口皮博物馆展出两百七十余件历史实物,其中有3件展品堪称“镇馆之宝”。

  第一件是一块旧石器时代的碧玉割刀。在张家口,1万多年前古人采摘、打猎,制作皮革。原始人一般采用石器作为工具,使用碧玉这种材质作工具很少见,说明其规制很高。原始人用它割破动物肚皮,类似现在的菜刀,之后才剥皮。

  第二件展品是一双辽代皮鞋。在宣化辽墓壁画中有一幅备茶图,画中一人穿的鞋和口皮博物馆里展出的这双辽代皮鞋一模一样,辽代皮鞋鞣制工艺采用奶熟方式,这是游牧民族特有的加工方式。

  第三件展品是肚剥羔皮大衣,这件皮衣反映民国时期张家口皮革加工的繁荣鼎盛。做这样一件大衣需30只羊,新疆公羊和张家口当地的母羊进行一代杂交,一代杂交的羊再繁殖,母羊怀孕6个月产羊羔,而肚剥羔皮大衣用的则是母羊肚中生长4个月且夭折的羔羊皮制作而成。这种皮子非常光滑,像丝绸一样,既费工又费料。

  在口皮博物馆,赵莹重点介绍了鞣制工艺,最早为植鞣,也就是利用树皮、草根和坚果皮进行发酵,然后把皮子泡在里面,这种鞣制工艺一直沿用至今,一些顶级品牌所使用的高端皮张就采用这种工艺,其优点为环保,可保持皮革的质感,还可以变色。

  利用奶发酵,使动物皮由生皮变为熟皮,这种鞣制工艺为奶熟,优点是皮子韧性好、拉力强,过去马鞍上的一个配件就是采用奶熟鞣制工艺。

  硝熟是张家口皮都最主要的鞣制方式,以芒硝、口碱、大青盐为原料泡皮子,缺点是污染水源,鞣制一张皮子污染100多斤水,作为皮都张家口鼎盛时,一天制作20多万张羊皮,对环境污染程度大。

  现代鞣制工艺为铬熟,使用化学合成制剂金属铬,这种鞣制工艺优点是熟出来的皮子不长虫子,不掉毛,缺点是对环境造成污染。

  “活态”博物馆

  口皮博物馆是“活态”博物馆,有些展品可以看,可以摸,也可以体验。同时,博物馆建有研学中心,现场展示体验口皮这种非遗工艺。

  为了最大程度发挥博物馆的文化价值和传播价值,口皮博物馆与教育部门合作,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开展公益研学活动。前几天,就有书院巷小学40名教职员工来到口皮博物馆参观。

  孩子们来到口皮博物馆,看到展柜上陈列的展品,问妈妈是啥?当讲解员讲到是用动物皮毛制成的,孩子们说太残忍了,赵莹觉得孩子们的环保意识提高了。

  “今后要让学生了解口皮发展历史,现场演示传统技艺,学生们能学就学,不能学看一看也好。”赵莹认为。

  ——链接——

  名播四海的皮都

  张库大道兴盛时期,张家口成为著名的皮都和茶码头。

  张家口的皮毛业分为粗皮、细皮、羊毛三业。民国十八年(1929年)以前,是张家口粗皮行兴旺之时,全市大约有过九十余家作坊。当时,新华街是粗皮作坊集中之地,粗皮行大多是张家口阳原、蔚县人开办的,作坊工人也多是阳原、蔚县人。

  细皮行大都是坐等买卖上门。每逢碎销将细皮整批销售给西沟各栈房后,细皮商贩便找各大栈房的掌盘,商定皮货价码,谈妥的各种畜皮,需付给掌盘三分利钱。然后细皮商贩再分类、配捆,将毛色鲜艳的细皮、肚剥羔皮等珍贵优良品种卖给大的细皮行和洋行,余下的杂色生皮再销售给下堡各细皮行。其中专收杂皮的名为“杂子局”,他们是从细皮贩那里买上各种零星贵重畜皮材料,转手卖到北京、天津和本地一些小本经营、自泡、自铲、自做、自销的个体毛毛匠。这些杂子局,多数是山西平定州娘子关人。这类商号有吉隆厚、同合义等八九家,大部分在张家口堡、南城壕设点,商号最多只有十几二十名工人。细皮行多数在大境门外正沟一带,平均每家有工人15人左右,张家口总计有20多家这样的商号。清末,张家口的细皮作坊发展到200多家。

  皮毛通过张库商道集中到张家口,张家口成为全国最著名的毛皮加工基地。皮毛加工业曾是张家口地方工业的支柱产业。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张家口“有皮毛加工作坊九十多家,日产裘革两千张”。

  相关数据统计,各国驻张家口专门经营皮毛业务的洋行就有十余家。除几十家独资外企,张家口也出现了由外商投资、中国人代办的多种经营的“洋”字商号。这个时期 “天下裘皮,集于一市”,其他各地皮市,必须经由张家口定价而后方能交易。张家口左右了全国的皮毛市场,成为名扬天下的皮都。  (刘振瑛)

编辑:李雅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