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大马群山为界,张家口市被分成坝上坝下两个自然区域,这也成就了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的相互碰撞和交融,为今天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认为,这里是仰韶文化、红山文化和河套文化汇聚、融合的三岔口。作为河北省的文物大市,张家口现存各类文物遗存7900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8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0处。张家口市各级馆藏文物截止2010年底共1.8万余件,其中国家三级以上珍贵文物1500余件。被誉为“地下艺术长廊”的张家口宣化辽墓,保存最完好的古驿站鸡鸣驿城,宏伟瑰丽的元中都遗址……散落在张垣大地上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就像一个个生动的文化符号,衔接起一幅敞开的历史画卷,为我们揭示出远古至今的沧桑变迁,它的博大、深邃和隽永为张家口增添了非凡的魅力。
曹东宇 摄
在元中都遗址出土的大批脊兽中,尤以一件较完整的行什最为瞩目。行什在脊兽中排行第十,它的使用象征着皇家建筑的最高等级。
记者 王瑾涧 通讯员 王英军
[!--empirenews.page--]
行什引人瞩目
在元中都遗址出土的大批脊兽中,尤以一件较完整的行什最为瞩目。它头上戴了一顶圆形镶花边的小帽,尖嘴猴腮,挺胸腆肚,背生双翅,手按金刚杵。裸露的上身套了件宽松的坎肩,肃目锁眉,憨态可掬,表现出元代建筑的民族特色。
行什在脊兽中排行第十,故得此名。行什摸样颇像传说中的雷公,有防雷的作用。行什的使用象征着皇家建筑的最高等级。
元中都遗址由廓城、皇城、宫城呈“回”字形相套。宫城南北长620米,东西长560米,小于大都宫城,与上都宫城基本同大。宫城城垣完整,高出地面3米左右。皇城东、北、西距宫城120米,南210米,呈断续土垅状,高出地面1米左右。宫城四墙中部各有一门。四角有角楼,角台残高5米。东、南、西三墙均设有水道,砌有青条石。
经考古发掘,元中都出土了大批珍贵的石、陶、木、砖雕等建筑构件及铜、铁、骨器。金地绿边的团龙瓦当,同一色彩的行龙戏水滴水,色釉的鲜活,质地的坚硬,经过近700年的风雨沧桑,依然如初。
宫城西南角台经发掘证实角台主体为正方形,经三次缩折连接城墙,蔚为壮观,其上角楼应为“三出阙”。古云“天子三出阙”,这是等级最高的建筑形式。西南角楼与元大都皇宫“十字角楼”如出一辙,大量形制巨大的琉璃龙、凤、行什等鸱吻和走兽,与浮雕龙纹的瓦当、滴水均表明了角楼建筑的皇家性质和气派。
史料记载,武宗建中都“伏愿万国来朝,共仰京都之壮丽”,可以想见当年的中都美丽深邃、金碧流辉。
[!--empirenews.page--]
脊兽数量决定档次
2016年02月,颐和园排云殿岔脊的“骑凤仙人”不翼而飞,公众纷纷加入“探案”行列,都想找出“偷走”它的真凶。没想到只剩底座的脊兽原来是被大风刮落的复制构件。
古代建筑檐角上的脊兽也叫镇瓦兽,除宫殿庙宇外民宅不得安置。脊兽从唐宋时的一只,逐渐增加到数目不等的蹲兽,到了清代形成了今天常见的“骑凤仙人”领队的小动物队列形态。
这些矗立在古建顶端的脊兽与中国古建并存千百年的独特构件,不仅见证了历史的变迁,更成为鉴别建筑规格的独特标志。脊兽总共有10只,它们出现的数量越多,说明建筑级别越高。古人为它们的顺序编了一个极为好记的顺口溜:“一龙二凤三狮子,海马天马六狎鱼,狻猊獬豸九斗牛,最后行什像个猴。”
在建筑大家梁思成看来,这些与古建共存的装饰物有着画龙点睛的作用:使本来极无趣笨拙的实际部分,成为整个建筑物美丽的冠冕。
[!--empirenews.page--]
脊兽的特殊作用
殿宇顶上檐角最前面的脊兽作用是固定垂脊下端第一块瓦件。在未形成脊兽造型之前,是用一个大长钉来固定的。
实际上,古代“建筑设计师”们对于脊兽的创造颇具深意。古建大都为土木结构,屋脊是由木材上覆盖瓦片构成的。檐角最前端的瓦片因处于最前沿的位置,要承受上端整条垂脊的瓦片向下的一个“推力”,如毫无保护措施也易被大风吹落。因此,人们用瓦钉来固定住檐角最前端的瓦片,在对钉帽的美化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各种动物形象,在实用功能之外进一步被赋予了装饰和标示等级的作用。当然除了装饰作用外,它们又被赋予了标志等级和避火防雷等传奇的功能。
有一个关于骑凤仙人的传说,与《封神榜》中的姜子牙有关。相传姜子牙的小舅子想利用姜子牙的关系往上爬。姜子牙看出小舅子的居心, 但深知他能力有限,因此对他说:“你的官已升到顶了,如果再往上爬就会摔下来。”古代的汉族建筑师们根据这个传说,把他放在了檐角的最前端,让他“坚守阵 地”,因为再往上爬一步就会摔得粉身碎骨。
[!--empirenews.page--]
十个脊兽各有寓意
龙:明清将之象征帝王,皇帝称为真龙天子,由此这龙是皇权的象征。
凤:雄为凤,雌称凰,通称为凤凰,是祥瑞的象征,在旧时还比喻有圣德的人。
狮子:狮子作吼,群兽慑服,乃镇山之王,寓意勇猛威严,在寺院中又有护法意,寓示佛法威力无穷。
海马:海马亦称落龙子,象征忠勇吉祥,智慧与威德通天入海,畅达四方。
天马:天马意为神马,与海马均为古代神话中吉祥的化身。“天马行空,独往独来”,将其形象用于殿脊之上,有种傲视群雄,开拓疆土的气势。
狎鱼:这种海中的异兽,传说可以喷出水柱,寓其兴风作浪,灭火防火。
狻猊:是龙九子之一。狻猊在古籍记载中是接近狮子的猛兽,能食虎豹,亦是威武百兽的率从。一说它日行五百里,性好焰火,故香炉上面的龙首形装饰为狻猊,有护佑平安意。
獬豸:獬豸有神羊之称,俗称独角兽。獬豸拥有很高的智慧,懂人言知人性。因善于辨别是非曲直,力大无比,古时的法官曾戴獬豸冠,象征公正无私,又有压邪之意。
斗牛:斗牛为传说中的虬龙,无角,与狎鱼作用相同,一说其为镇水兽,古时曾在发生水患之地。多以牛镇之,立于殿脊之上意有镇邪、护宅之功用。
行什:行什因排行第十,故得此名。仔细看来,它是尊猴面人形的立像,背生双翼,手持金刚宝杵,传说宝杵具有降魔的功效,样貌神似《封神榜》中的雷震子,大概也是取了防雷的意思。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