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汽车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清水社区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化历史 > 张家口文化历史

元中都兴建与废弃的历史迷雾

2014-04-28 10:42:50  来源:

  1999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张北县元中都遗址名列其中。似乎一夜之间元中都横空出世,全世界的目光聚集在这片茫茫的坝上草原。历史没有明确详细记载元中都篇幅,但从元中都的考古发掘和零散的史料中,研究元朝历史的学者们开始了一个新的课题研究--元中都。通过近几年的研究发掘整理,人们逐步认识了元中都的历史面貌,慢慢揭开了笼罩在元中都上神秘的历史迷雾。

  李志明是辽、金、元历史文化的爱好者,尤其是对张家口的辽金元历史研究颇深,在一些学术方面有独到的见解。他结合全国学者研究成果和自己的探索,于4月12日在抡才书院为我们讲述了他所知道的元中都。

  一 元中都的兴建

  元大德十一年(1307年)农历六月初二,继承皇位刚刚10天的元朝第三个皇帝武宗海山便下令,在现在的张北县馒头营乡白城子村南建一座中都,蒙语称“旺兀察都”。七月十八,以工部侍郎司徒萧珍为总指挥的建都工程正式开始启动。为了加快建都进度,次年大年初三,武宗下令枢密院;征用6个卫军部队18500人进行施工,初八又令上都的卫军3000人赴中都监工。 农历八月十五中都还未建成,武宗就在这一天举行了隆重的庆典大礼。次年完工。元中都宫城从动议到建成其实只用了半年的时间。工程速度是很快的。随后中都留守司成立,万亿库、虎贲司、光禄寺等一系列都城办公机构也都产生。元中都成为当时并列元大都北京、元上都(今正蓝旗东北45里)、哈拉和林(位于蒙古人民共和国前杭爱省鄂尔浑河右岸呼舒柴达木之南20公里)四都之一,并一度取代了其他都城成为全国的政治中心。

  武宗海山为什么在张北这片草原上建一座都城啊呀?从现在的史料看原因有三:

  第一,纪念先祖说 1211年,成吉思汗发兵讨金,在张北野狐岭以12万对40万的军事劣势打败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金国。为了纪念先祖的丰功伟绩,武宗海山决定在这里建一座宏伟的城池缅怀先祖。武宗海山17岁挂帅领兵征战漠北,平海都,定笃哇,也为元帝国建立了不朽功绩,元武宗纪念先祖的同时也为自己歌功颂德。武宗海山是想仿效世祖建上都,在草原建造一座规模宏大的新都城,以此树立个人威信,并以之取代上都作为避暑巡幸之地。

  第二,军事说 武宗武艺高强,精通用兵之道,是中国历史上有军事才能的皇帝之一。当时的张北地处元帝国的腹里,全国的中心。武宗的精锐部队就聚集在安固里淖儿的周边。他认为在张北建都可以坐镇中央,号令全国,指挥四方。武宗建造中都考虑了当地在交通上具有的特殊位置和不可忽视的军事地位。

  第三,政治说 从武宗长期在草原生活的背景及其与仁宗的微妙关系出发,武宗更讨厌的应是大都的宫廷生活与人际关系,而从中都的设计思路亦为正都布局来看,武宗营建中都的真实用意更有可能是要以之取代大都。

  中都的兴建固然有武宗好大喜功的心理因素,但不能完全认为是一种个人行为,它是辽金多京制的继续。元中都的建立是地理基础、政治需要和个人因素等综合作用的结果。

  武宗海山是答刺麻八剌的长子。忽必烈次子真金太子孙,真金于公元1285年病死。公元1299年,由于原来镇守漠北的宁元王阔阔出在备边时松懈,成宗铁穆耳就命侄海山代其职。公元1304年,海山被册封为怀宁王,佩带金印,食封瑞州65000户。成宗病死时,他远在青海驻防。海山的显赫军功和精良的部众,为其争夺帝位奠定了基础。

[!--empirenews.page--]

  按照元朝旧制,在皇位空虚时,暂由中宫卜鲁罕皇后摄政,由她召集宗亲大臣举行库里尔台大会另选新君。卜鲁罕和左丞相阿忽台准备拥立成宗铁穆耳的堂弟安西王阿难答,因他是忽必烈诸孙中年龄最长者。但是武宗次兄答剌麻八剌的次子爱育黎拔力八达与其母答己于3月21日以奔丧为名回京城大都,并率先带领卫士闯入内庭逮捕了左丞相阿忽台和安西王阿难答等人,以“乱祖宗家法”之罪将他们全部杀死。此时,阔阔出等诸王均劝爱育黎拔力八达即皇帝位,但他考虑其兄海山有重兵,故先以监国之名掌握政权,并派使者奉玉玺北迎海山。

  公元1307年3月,海山率3万精兵到达和林,5月至上都,废成宗皇后卜鲁罕并赐死。在其表哥阔里脱脱的极力劝说下,立其弟爱育黎拔力八达为“皇太子”。承诺百年后立其弟为皇帝 ,其弟百年后,把皇位传给海山之子 。海山即位后,听信身边蒙古大臣的谗言,罢中书省,大兴土木,爵乱赏阿,奢侈挥霍,尤其剥夺了其弟的一切权力,甚至软禁起来。因沉耽淫乐、酗酒过度,于至大四年(1311年)正月初八武宗暴逝于玉德殿。现在的历史学家一直怀疑武宗的死因不明。但无史料记载。

  爱育黎拔力八达坐了皇帝后,历史上称元仁宗。第二天便把哥哥未寒的尸骨用牛车拉到起辇谷(蒙古,据史载,诸帝皆葬于所谓漠北的起辇谷。蒙古人把这块墓地称之为“大禁地”)草草埋葬。第三天开始进行政治清算,逮捕了武宗时候所有大臣。第四天斩杀了武宗五大臣脱虎脱、三宝奴、乐实、床兀儿、李帮宁,并把中都建设总指挥司徒萧珍治罪入狱。十二天后罢中都。自此中都便把中都从城降格为行宫。仁宗从新启用了他的臣子。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一朝天子一朝臣。

  二 元中都的历史大事件

  第一,“南坡之变”

  仁宗没有按照与武宗的约定把皇位传给侄儿,而是传给了自己的儿子硕德八剌,史称英宗。时仁宗母答己太后任用被仁宗罢黜的权臣铁木迭儿为右丞相,相互勾结,排除异己,权倾朝野。英宗刚毅而思有作为,锐意于改革。元英宗为巩固自己的地位,立太祖功臣木华黎后裔拜住为左丞相,极力抑制答己、铁木迭儿一党的势力。至治二年(1322年)八、九月,铁木迭儿、答己相继去世。十月,立拜住为右丞相,表示要励精求治、一新机务。此后数月,曾采取了一些改革性的措施:广泛起用汉族地主官员和儒士 ,如张珪、吴元珪、王约、吴澄等;发布《振举台纲制》,要求推举贤能,选拔人才;罢徽政院及冗官冗职,精简机构,节制财用,行助役法并减轻徭役;颁行《大元通制》,以加强法制,推行汉法;清除铁木迭儿余党,查处他们的贪赃枉法事件。这些措施遭到一部分保守的蒙古贵族反对。三年八月初,尚存的铁木迭儿余党、御史大夫铁失阴谋发动政变,密遣心腹去漠北,当月五日,元英宗、拜住由上都启程返京,途中宿营于上都西南30里南坡店,被铁失等刺杀,史称南坡之变。

  事变发生中,而后来当上皇帝的也孙铁木儿就在中都寻猎,因为他的妹妹是金莲川墓地(今沽源梳妆楼墓一带)一位墓主人术安的大妃。实际上也孙铁木儿也参与了弑君之变,是真正的幕后作俑者。所以他死了之后,黄金家族都没有让他的牌位进入家庙。此时的元中都在元朝历史中充当了一个幕后弑君者的角色。

  第二,“二都之战”

  元泰定帝(也孙铁木儿,1323--1328年在位)为了防止身后出现皇位之争,登基次年就立了五岁的儿子阿速吉八为太子。1328年泰定帝驾崩,九岁的儿子继承皇位史称天顺帝。此时驻守在北京大都的文武大臣认为皇帝应该由武宗的儿子来继承,不承认阿速吉八的皇位,因此为了争夺皇位,上都发兵向大都进攻,当时的前线指挥部就在中都,这也是元朝历史上著名的二都之战。

[!--empirenews.page--]

  第三,“天历之变”

  不到一年,出现了又一次惊人的历史重演,儿辈亲兄弟皇权的争夺比父辈兄弟更加惨烈,血染中都的历史事件发生了。

  “两都之争”后元文宗图帖木尔的政权得到巩固,但是元文宗却忽然生出想禅让的想法,于是他专门派使者到察合台汗国去请自己的亲哥哥周王和世剌即位称帝。和世剌见弟弟一片诚意,就答应下来。1329年正月和世剌在哈剌和林即位,史称元明宗。虽然和世剌即位了,但是因为还没有来到大都,朝中仍然由图帖木尔掌权。7月份元明宗来到中都。但是元文宗在禅让后却马上就后悔了,从被别人山呼万岁变成了亲王,巨大的落差使得他对于自己禅让的行动追悔莫及。他想应该尽快的把皇帝的宝座夺回来。但是已经诏告天下,他又不能公开反悔,于是他想等元明宗来到中都后将他杀掉。这时的元文宗的权力欲望已经把兄弟之情完全弥漫。在经过周密的布置之后,一天晚上,图帖木尔趁着元明宗喝酒多了睡熟的时候,带领两个杀手将一根铁钉从元明宗的头顶钉入,这样元明宗做了一个月的皇帝就被自己的亲弟弟谋害。元明宗死后,图帖木尔马上恢复了帝位。历史上将这个事件称为“天历之变”。

  明宗皇后八不沙和两个儿子被带到上都,为了除掉可能揭发他们罪证的见证人八不沙皇后,文宗的皇后不答失里与太监白术邀请八不沙皇后去看烤全羊,乘其不备把八不沙皇后推入烤全羊的火堆里,活活烧死。此后又把白术杀掉,把明宗九岁的儿子妥欢帖木儿流放到高丽大陈岛,并对外宣传他不是明宗的亲生骨肉,二儿子年幼,文宗动了恻隐之心,自己决定把哥哥的遗子抚养成人。

  历史往往有着惊人的巧合,文宗于1329年八月十五登基,竟然在1332年八月十二在上都驾崩,时年二十九岁,比他哥哥还小一岁。

  元朝著名大诗人萨都剌感慨于这些宫廷血腥之变,写到:

  当年铁马游沙漠。万里归来会二龙。

  周氏君臣空守信,汉家兄弟不相容。

  只知奉玺传三让,岂料游魂隔九重。

  天上武皇亦洒泪,世间骨肉怎相逢。

  文宗害死哥哥后,思想上、精神上遭到巨大的打击,内心的谴责、恐惧时时萦绕着他,挥之不去,以致后来出现了精神分裂症。三年的皇帝在惶惶不可终日中度日。他的皇太子长子和三子也不明不白相继夭折,二儿子都不敢在自己家养活。文宗一家人真真切切感觉到上苍在报应他。在他临死之时,把皇后、皇子、丞相燕帖木儿叫到床前忏悔地安排后事:昔旺兀察都之事,为朕平生大错,悔之无及。燕贴古思虽为朕子,然今日大位,乃明宗大位也。汝辈如爱朕,立明宗之子,使绍兹大位,则朕见明宗于地下,亦可有辞以对。”

  文宗死后,丞相燕帖木儿打算立文宗二儿子为皇帝,文宗的皇后坚决不同意,只得立明宗二子懿璘质班为皇帝。这个七岁的孩子只坐了53天皇帝就死了。史称宁宗。

  这时丞相燕帖木儿再一次打算立文宗二儿子为皇帝,文宗的皇后仍是死活不同意,执意遵照文宗之意立明宗之子,故又把流放到高丽后又转到广西静江的妥欢帖木儿接回来,当上皇帝,史称元惠宗,也就是后来的元顺帝(北元第一位皇帝)。元惠宗把握朝政后对加害亲人的叛臣进行了彻底的报复,并把“天历之变”真相公众于世,即他的叔叔派人在元中都用铁钉钉死了他的父亲。

[!--empirenews.page--]

  三 元中都的废弃原因

  元朝皇帝每年都要二都巡幸,每一次元顺帝路过中都的时候想起父亲的惨死都会痛哭流涕,到后来干脆就不去元中都行宫留宿了。元朝著名诗人周伯琦是扈从元顺帝巡幸的文人、兵部侍郎、监察御史,深得元顺帝之宠遇、信任和器重,元顺帝的伤痛他也是感触得最深,他这样形容:

  望断群山满眼秋,皇家宫阙城沙洲,

  天有良知亦落泪,切腹之痛莫回头。

  中都成了元顺帝一生的伤痛。元顺帝认为是一个不祥之地,他在位37年,享年51岁,很少光顾元中都,一座都城就这样荒弃了。

  1358年九月从山西袭来的红巾军直指元上都而来,并对沿路的城市均进行了毁灭性的破坏。最终,元中都木结构的所有建筑就这样在熊熊大火中烧毁了。

  元中都从兴建到被烧毁整整五十年,也正是元朝百年历史的一半。五十年的风风雨雨见证了一个帝国从最强盛到衰败的全部过程。虽然留给后人的历史资料寥寥几笔,但我们也能从浩瀚的历史长河中隐隐看到元中都的影子,在我们后人的不断的努力探索中,元中都必将回归他真实的历史面貌。

  元中都遗址是目前为止保存的最为完整的古城阙遗址之一,它的发掘与研究对元朝历史的研究都具有非常大的补充价值。中都城保存的较好,它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整个世界范围内的宝贵的文化遗产。中都是元代政治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中都城,不仅对充实元代的历史意义非常重大,而且对国际学术研究也具有极其重要的学术价值。

  一座元中都,半部元朝史。

编辑:杨海虹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