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汽车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清水社区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化历史 > 张家口文化历史

奇美东沟——张家口怀来县的一颗明珠

2014-04-03 11:52:10  来源:

  由京藏、京新高速、110国道至怀来沙城;沿康祁、宝平省道,直驶王家楼回族乡。这里海拔较高,气候宜人,气温要比县城低2~5度。尤其是在盛夏,一脚迈进这片土地,便会立刻感觉到阵阵清爽,周身粘热的暑气顿时消散。

  东沟是这个乡东北两山之间金家口、西坡、瓦房、于庄子、东庄子五个行政村的总称,坐落在“V”型狭谷里的每一个村庄都有自己的经历和故事。再顾东沟,恰逢雨水时节,一场从去年冬天到今春最厚的瑞雪,把东沟装扮的清丽素雅,玉洁冰清,朴素沉静中透露着无法掩饰的脱俗与飘逸,引人入胜,摄人心魄。湛蓝的天,洁白的云,清新的空气,芬芳的泥土,让快要被长久笼罩的雾霾窒息了的心情,在瞬间绽放。盘坐在老屋的火炕上,披一肩明媚温暖的春光,不想走。

  有一个灵动的传说

  金家口在东沟的最南端,明代万历年间就已经建村,当时叫井儿窑。康熙五十九(1720)年,发生了强烈的地震,重建新村,改名金家口。据说,这一带地震前干旱少雨,民不聊生,震后,忽然有一股泉水从一个犹如青龙的口中流淌出来,泉水甘甜清纯,滋养着这里的百姓。直到今天,这股山泉水依然是人畜和种植的主要水源。村口修建的龙泉口仿佛就是这个传说的再现,一眼清泉在汉白玉雕成的青龙口中终年潺潺,水温冬天温润,夏天清凉,掬一捧入口,清澈甘洌。

  其实,这是因为东沟蕴藏着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它的源头在沟北东庄子村的水草洼山。山上植被繁茂,森林草场面积占总面积的97%。东庄子村支书王启彪说,其它地方打井通常要到地下200~300米才出水,这儿刚到85米,水就喷涌而出了。

  这股不竭的水,演绎了一段段灵动的传说,让东庄子村愈发变得灵气十足。相传,在村东南和西北的山坡上,各有一个汩汩不息的泉眼,一条土龙和一只凤凰时常到这里饮水。东庄子因地处要隘,终年动荡不安。为了佑护村庄,村中居住的道士便设法将两个灵物圈留下来,并分别在龙和凤幽憩的地方修建了山神庙和山皇庙,供人们祭拜祈福。村里有了神灵的威摄,从此变得太平安宁,村庄也由此得名龙凤村。村子因地势中间高,村东村西两边低,并且各有一洼池水,人们把它看作是凤凰的脊梁、翅膀和双眼。与之相对的是村头起伏的坡地,宛如伏卧着的巨龙,呈现出一幅龙凤呈祥的天然地貌。

  传说尚在,庙宇尚在。在被村民喻为凤脊的村庄的中轴线上,由南向北,笔直地坐落着观音殿、戏台、龙王庙和关帝庙,以及山皇庙。传说虽已无从考证,但是从庙宇有记载的碑文中,可以得知,这些建筑早在清康熙年间就已经存在。庙中的壁画色彩艳丽、画工精细、保存完好,每一幅壁画都讲述了一个生动的故事。龙王庙和关帝庙中龙王降雨、三国演义的情节环环贯通,栩栩如生。更为与众不同的是,大凡庙宇都只有一个排水口,而东庄子村的观音殿有两个水道,颇为罕见。而且,水从同一庙院流出,却向东西背道而流。

  独有的景象,为这个村庄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多了一份传奇。村头的榆树老树枯死了,新树又长上来。两道枝杈一边干枯了,另一边便会在来年长出新枝,从未间断。老人们说,这是龙的犄角,它象征着生生不息的力量,代表着一种不屈服的精神。它旁边一座巨大的坟茔,历经风雨涤荡,也从来无人添土,却在年年增高,没有人能说出这里面埋着什么样的人,而又是谁在这坟茔上植满郁郁苍松。山神庙和山皇庙附近,龙凤饮水的泉眼,泉水一股从西北向南流向官厅水库,一股从东南向北流入北京白河,而且这一走向从视觉上看地势北高东南低,形成了水往高处流的奇观。还有,那些庙宇中用美食制作的供品,却虫蚁不蛀,鼠兽不食,如果不是风蚀雨浸,便会长年累月的摆供着,堆如小山。

[!--empirenews.page--]

  经典的故事,奇美的传说,让后人为此演绎出一道道独特的民俗景致,汇聚积淀成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丰实着村庄的内涵。就是到了现在,每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六月十五龙王爷生日,村里德高望重的人都要代表村民进行祈福,期愿风调雨顺。大年初一,家家户户都要在自家院中垄起苒火,意寓日子红红火火,兴旺发达。

  有一段厚重的历史

  王家楼乡是通往内蒙和坝上的必经之道,在历史上是有名的关口,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他重要的战略地位。在抗日战争时期,属重点敌战区。当时,王家楼乡属龙延怀联合县二区,日本人在长安岭关口建有据点,并派重兵把守,修有炮楼和城墙等防御工事。尤其东沟五村,更为交通要衢,兵家必争,是当时平西至平北的要道,八路军在东庄子、于庄子和金家口几个村都有活动点。东庄子村的海陀山,是平西通往平北根据地的交通要道之一,发生过“奇袭东庄子”和“金家口战斗”等战役。在这里,留下了丰富的战斗遗址和战争文化资源,存在于百姓的口耳相传中,成为一种精神财富,长久浸润着这片土地。

  1941年1月,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八路军平北游击支队与地方武装配合,粉碎日伪军的扫荡。日本侵略军第二混成旅团,以三个小队及一个炮兵中队共190余人,集合怀来、沙城、长安岭各据点伪军200余人,企图进犯老根据地闫家坪。日本侵略军沿着南山堡、草庙子摸索前进。到金家口时,遭到平北游击支队三连的伏击。敌误以为这是八路军的主力,故猛力还击。三连边打边退,敌尾追不舍,追至瓦房村,日本侵略军的步兵与炮兵失掉联系。平北游击支队集中五倍于敌兵力展开速决战。一连在金家口村南堵敌退路,二连在西坡村北中间切断,三连回头反击。激战20分钟,除6名炮兵逃脱外,全部被歼。

  1943年,平西游击三总队,以一个排兵力,护送干部到达金家口。中共龙延怀县委书记刘全仁带领四十团的两个排火力来迎接,护送部队交接任务走后,遭三股敌军包围,腹背受敌,紧急关头,平北分区副司令员钟辉琨率九团的两个连赶到,插入敌人背后,迅速粉碎伪军的围攻。

  为抢占战略关口,日军偷袭东庄子,八路军和游击队奋力抗击,激战两个昼夜,死伤无数,成为历史上一次惨烈的战役。山神庙上斑斑驳驳的子弹孔,烙刻下了那场激战的印记。村民们为了悼念这些保家卫国的烈士,建起一座纪念碑,每年清明时节,都要自发的来缅怀革命英烈。

  东沟通达的地理位置和深厚的战争文化,造就了百姓热情、温厚、重情谊的秉性。东庄子村主任张利的奶奶就曾经救过一位八路军战士。为了保护八路军战士,冒着被日本人铡死的生命之危,把战士藏到自己家中,用灶灰抹脸,声称是自己患有严重传染病的孩子,逃过了敌人的搜捕。儿时的他,总是记得解放后做了县粮食局领导的八路军战士,每逢年节都要到村里来看望奶奶。他说,这样的事,记不清有多少。

  直至今天,纯朴敦厚的农民,遇到有困难的客人,依然会毫无条件的提供最大的帮助。一位到山里休闲度假,遭遇汽车抛锚、手机没电、迷失方向的的游客,对这里真挚的民风颇为感激、感怀。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环望东沟两边圆润厚实的山脉,仿佛置身一个宽厚博大的胸怀。

[!--empirenews.page--]

  有一份炙热的梦想

  东沟北与赤城县大海坨国家森林自然保护区毗邻,东与北京松山风景旅游区隔山相望,南与怀来白龙潭森林保护区接壤。风景优美,空气清新,植被茂盛,气候宜人,森林覆盖率达到90%以上,素有天然“氧吧”的美誉。这里没有浓浓的雾霾,没有人群的嘈杂,这里有老人的幸福安详,有情人的欢乐开怀,有孩子的天真烂漫。

  美丽的东西,可以永恒,也可以千变万化。东沟的四季充满个性,不同的时间去到那里,都会有别样的感受。春季山花烂漫,夏季绿树成荫,秋季霜叶绮红,冬季雪峰傲耸。每当乡间农舍飘起炊烟,就像大地叼着烟斗,整个村庄变得悠闲、惬意。

  东沟有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渲染着辽阔而浩大的秋天。临近收获的季节,青黛的山峦,坡地、壑谷、田间,数万朵马铃薯花似繁星点缀。翠绿色的腾蔓上一朵朵、一簇簇洁白的花朵悠然绽放,花蕾中间绽露出点点淡黄色的花芯。若无旁人,却泰而不骄。不为炫耀,是为自己而开。在无边的旷野,拥有超越平凡的力量,一份坚强,一份从容,一份怒放的生命。据说,马铃薯的花朵曾被誉为世界上最美丽的花朵,盛开在皇家贵族的花园里。法国国王路易十六举行宫廷宴会,让皇后把马铃薯花插在头上作装饰,霎时间,马铃薯花成了最时髦的装饰。

  东沟五村海拔在1000至1400米,属于典型的山地气候,全年积温30℃。肥沃的土地、适宜的气温和营养的水分,使这里成为首都北京的无公害生产基地,主要种植有土豆、圆白菜、豆角、菜花。在新发地、大钟寺都专门为东沟的错季蔬菜留有一席之地。近年来,县里修整了东沟通往110国道、宝平省道等进出山的道路,结束了当地出入不方便的历史。每年从7月中旬开始,北京、天津、山东进山收菜的车辆络绎不绝,每天运出10万斤蔬菜,可以连续两个多月时间,直到国庆节。静美的东沟,在收获的季节是喧嚣、热闹、喜悦的。

  东沟物产丰富,生长着天然桦、杨树、椴树、松树和多年生灌木,以及山杏、榛子、野蘑菇、山野菜等山货。山上有柴胡、菖柞、生麻、麻黄、智母、党参等上千种常见的和名贵的中草药材。地下水常年不断,瓦房和金家口有地表山泉,西坡就地取材,建有山泉水厂。丰沛的水资源浸泡着养生的草药,人们长年饮用着这样的地下水,身体健康、长寿,村里八、九十岁的老人比比皆是。大地刚刚复苏,王大爷就开始到山野间拾掇他的田地了。他说,今年84岁了,自己种着5亩地。

  站在东庄子村高高的山坡上远眺,三千亩良田孕育着丰收的希望,万物萌动,生机勃勃。村书记王启彪指着眼前的山梁说:“翻过这道坡,东沟那边是北京。等明年,从这儿到松山的路修通了,到德胜门也就1小时车程,就可以和北京的旅游直接对接,进一步提升农民的生活质量。”谈及未来的发展规划,王启彪幽默的回应:“我们期待投资者来建设东庄子,建设东沟。到时候,让开发商替农民种地,咱们打工不离乡土,地主、工人双重身份,周六日咱也翻过山,去北京旅旅游。”

  王启彪的梦想,东沟的梦想,就在不远处。据一位县领导介绍,目前正在规划发掘利用东沟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优势,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滑雪场和养老中心,让这片土地成为著名的生态基地、体育基地和养老基地。我们相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春风一定会让东沟人这一梦想早日实现。 (朱炅)

编辑:司华宁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