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市适老玩具市场也悄然兴起,成为观察老龄化社会消费趋势的一个独特窗口。据媒体报道,在某电商平台,积木、魔方、智能宠物等专为老年人设计的玩具,过去一年的成交量同比增长超70%,“适老玩具”搜索量同比增长124%。这一现象不仅打破了“玩具是儿童专属”的传统认知,也反映出老年群体消费需求正在从物质层面转向精神层面。
曾经,玩具似乎是小朋友的专利。老年人的休闲时光,常常围绕着广场舞、电视或麻将桌。如今,这种情况正在悄然改变,越来越多老年人开始主动寻找属于自己的“玩趣”:有的迷上智能象棋,每天在线切磋技艺;有的爱上了健身球,舒活筋骨不亦乐乎;有的热衷于益智拼图,享受拼接完成的成就感……这些简单的快乐,折射出当代老年人对精神生活的丰富追求——不仅需要老有所养,更渴望老有所乐。
玩具虽小,但不仅带来乐趣,还承载着关乎健康福祉的大课题。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难免会出现身体机能的自然衰退——记忆力减退、反应速度变慢、手脚协调性下降……这种衰退是渐进且细微的,单纯依赖医疗服务既不现实,也不全面。从这个角度看,一款精心设计的适老玩具,或许是比保健品更具性价比的“健康投资”。不少优质适老玩具早已超越了单纯的解闷功能,进化为集健脑、强身、怡情、防病、社交等多维价值于一体的“健康助手”。它们为老年人构筑起一道延缓衰老、提高晚年生命质量的非药物性防线,为银发岁月增添活力。
在张垣大嫂旗下爱福养老西岔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的“智趣角”内,74岁的退休教师张秀英轻捻木制九连环,铜环清脆的碰撞声引来一片赞叹。货架上摆放着“手腕健身球”“数字迷宫”等适老玩具——这一幕正是我市适老玩具需求激增的缩影。在桥东区一养老服务中心,曾占据主场的麻将桌旁,如今新增了“脑力战场”。老人们围坐挑战阿尔茨海默预防训练魔方,滚珠轨迹实时生成认知评估报告。“比打麻将更能活动手指和脑子!”居民闫秀芳展示手机上的训练记录。该中心负责人介绍,今春引进的20套健脑玩具月均使用超500人次。
“老年玩具不是儿童款的放大版!”某电商平台客服表示:“棋子直径从2厘米增至4.5厘米,椴木材质取代塑料,手工防滑纹替代机械刻痕。老年人关节退化多,我们根据老年人使用反馈改良了七版。”该店售卖的老年人解闷益智玩具健身器材,适合老年人居家小强度运动,显示已售出6000件。
“玩具只是入口,核心是重建社交联结。”天垣养老服务中心李霞指着舞蹈教室内玩智能宠物狗的老人。该中心通过“银龄讲师团”组织玩具培训课,低龄老人带领高龄老人学习操作,同期组建的“健脑游戏社”已吸引多名会员。
真正的适老化,是藏在细节里的共情。“老年玩具”成为银发经济的新风口,折射出老年群体日益觉醒的精神需求。但热闹背后也不乏隐忧:部分商家将老年玩具等同于儿童玩具的放大版,或是把“适老”简化为加大字体、降低难度。比如,有的所谓老年益智玩具不过是幼儿拼图的粗糙复刻,忽视了老年人对策略性、知识性的深层需求;有的玩具材质过硬、设计笨重,未考虑高龄老人的肢体协调性。这种偷懒做法,看似瞄准老年市场,实则是对需求的粗暴误读——老年群体不是“长大的儿童”,他们的玩具需要适配生理机能、贴合心理需求,更要尊重其作为成熟个体的尊严感。
随着木玩碰撞声在更多社区响起,我市的“银发乐园”正从愿景照进现实。(李响)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