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在檀邑溪谷游玩 武殿森 摄
“五一”小长假,张家口市各大景区提前进入“宠客”模式,传统文旅资源向沉浸式、互动化、年轻化升级,全力满足游客多元化需求。记者实地探访发现,从“文化+”到户外运动,从实景演艺到全域资源联动,我市文旅业态正在迎来全新发展高峰。
沉浸式体验成主流
实景演艺“穿越古今”
“五一”假期,张家口市围绕“沉浸新体验 假期新玩法”各大景区推出了演艺演出活动,更加注重游客的体验感,沉浸式体验全新升级。
在万全右卫城,夜晚身着华服的锦衣卫队穿街而过,明制古装沉浸式巡游引游客纷纷打卡拍照。来自山西的游客张先生一家买了3张《烽火1948》等实景剧演出门票,实战化的演出方式,再现了那段铁马冰河般的峥嵘岁月,让张先生直呼过瘾,“实景剧讲的是解放张家口的故事,第一次知道张家口还有这样的历史背景,很好看,也很有收获。”张先生说。
5月1日一早,在桥西区檀邑溪谷景区,工作人员就开始紧锣密鼓地布置《商道传奇》实景演出场地。“五一”期间,该景区推出“走进檀邑溪谷,玩转张库24小时”主题活动,包括晨间徒步、山地滑车、萌宠互动、夜间篝火晚会等。景区负责人介绍:“我们结合张库大道的历史文化,用现代声光电技术重现商帮辉煌,游客还能参与‘买卖城自由集市’,用银票体验古代商贸场景。”
“花式宠客”,我市桥西区大境门景区、清河影视基地,蔚县暖泉古镇,怀来县官厅水库国家湿地公园等众多景区,均推出了大型沉浸式演绎项目,《五四焰火》《大道回响》《真假美猴王》《白娘子传奇》等诸多精彩剧目轮番上演。宣化区桑干河大峡谷旅游区、桥西区张家口堡景区等多个景区推出“沉浸游园”新体验,通过领取景区活动任务卡、“冒险手册”等方式,进一步强化与NPC互动体验,为游客带来全新游览体验。同时,各大景区还推出了光影古堡夜游、曲艺舞台、风铃祈福、汉服妆造、美食小吃、文创非遗、酒吧民宿多种特色业态,通过这些新场景、新业态的持续打造,吸引更多游客来张旅游,实现文化传承与消费升级双向突破。
“文化+”业态融合
惠民演出全覆盖
游客在檀邑溪谷游玩 武殿森 摄
“文化+旅游”“文化+购物”“文化+非遗”……今年“五一”假期,我市以“文化+”业态融合,以惠民演出全覆盖的方式,让文化成果惠及更多群众,打造全域旅游新亮点。
4月30日,在第四届“河山乐购节”暨张家口广场舞风采展演活动现场,一家家参展企业推出了价格实惠的产品,吸引大批群众驻足购买。商家通过实实在在的消费惠民措施,营造出浓厚消费氛围,激发了群众消费热情。同时启动的“双争”有我 舞出风采—张家口广场舞风采大赛现场,身着不同服装的队伍,伴随着欢快的旋律,轮番登场,从活力四射的现代舞到独具特色的民族舞,各支队伍用饱满的热情和精湛的舞技诠释着广场舞的独特魅力,展现着新时代新风貌。
而在张北县花园广场,5月1日当天同样热闹非凡,一场晋剧专场演出,引来一波又一波当地群众及游客前来观看。舞台上,举手投足间,一招一式尽显深厚功底,将剧中人物的悲欢离合演绎得淋漓尽致。台下观戏群众随着剧情的跌宕起伏或喜或悲,尽情享受这场戏曲艺术的饕餮大餐。当地居民刘女士表示:“在家门口就能听到免费的戏曲,开心!”不止张北,在察北、赤城、塞北、康保、阳原等县区,文化惠民演出同样在火热开启。不同形式的演出,激发着群众过节热情,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欣赏到高质量的文艺节目。
户外运动“山间寻春”
新玩法再加码
游客在檀邑溪谷游玩 武殿森 摄
作为冬奥城市,“五一”假期,我市充分利用冬奥场馆资源,推出多项体育休闲活动。崇礼区“雪如意”国家跳台滑雪中心举办“启春节”,游客可参与音乐演出、创意市集、亲子运动等。太舞滑雪小镇则推出山地骑行、篝火晚会、马头琴表演等活动,让游客在春日山野中感受运动的激情。翠云山森林风景区举办“徒步拾趣”活动,鼓励游客亲近自然,享受健康假期。
在太舞滑雪小镇,山间小道变身户外运动乐园,山地自行车爱好者们沿着山间的小道穿梭,在崎岖的地形中飞驰。在崇礼奥林匹克公园,“雪如意”脚下披上“粉装”,500平方米粉色沙滩世界,来自八方的游客在椰子树、粉色帐篷、粉色秋千、粉色地标热气球的环绕下,拍摄美照,感受春日暖阳。“雪如意”启春节上,“新玩法”爬坡赛是一场耐力与体力的极限挑战,选手们沿着“雪如意”的坡道奋力向上,直达如意之巅。此外,崇礼奥林匹克公园内同步启动了攀岩、陆冲、旱地冰壶、飞盘等多项潮流运动,吸引了一批青年户外运动爱好者聚集。
其他县区,尚义县大青山假期第一天吸引了一波徒步爱好者前来沿着山间小径徒步前行,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欣赏着沿途的野花野草,感受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宣化桑干河峡谷,骑行爱好者沿着河峡谷边的道路骑行,微风拂面,河水潺潺,峡谷的壮丽景色尽收眼底。户外运动与自然探索相结合,越来越受到年轻人追捧,今年“五一”假期,我市各大县区推出的不同类型活动,在融合传统踏青乐趣的同时,还衍生出演出、创意市集等新玩法,成为社交、健康、生态体验的多维载体。(河山新闻记者 马国萍)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