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即时新闻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 > 张家口社会

“花钱买好觉”,失眠带火睡眠经济

2024-03-20 08:42:53  来源:张家口新闻网

  睡眠经济,是指睡眠质量差或失眠等人群所造就的需求经济。在3月21日世界睡眠日来临之际,中国睡眠研究会在京发布世界睡眠日中国年度主题“健康睡眠,人人共享”,同时发布的还有《2024中国居民睡眠健康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白皮书》显示,居民平均在零点后入睡,夜间睡眠时长普遍偏短,只有6.75小时。平均夜间清醒次数不多,为1.4次。居民总体睡眠得分为75分,睡眠质量欠佳,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当人们意识到睡眠影响了自身健康、工作效率、家庭幸福等问题后,各种与睡眠相关的产业也逐渐兴起。

  宋丹丹在小品《钟点工》中有句经典台词:有人花钱吃喝,有人花钱点歌,有人花钱美容,有人花钱按摩……如今,有人花钱只想买个好觉。根据中国睡眠研究会的联合调查,我国75%的受访者有或曾有入睡困难、易醒、失眠、打鼾、多梦梦游、嗜睡等的睡眠困扰。连日来,不少受到睡眠困扰的市民表示,为了睡个好觉,他们曾更换过助眠床垫、助眠枕,曾购买过足浴盆、睡眠仪、香薰、褪黑素、蒸汽眼罩等网红产品,也曾尝试过助眠软糖、助眠茶、酸枣仁糕等保健品。市民不断寻找优质助眠产品和睡眠解决方案,助眠正在成为市民热议的话题,睡眠经济呈现出火热趋势。

  年轻人的失眠焦虑

       晚上10点,洗漱完躺在床上,一天的休闲时光才刚开始:打开手机看直播打游戏、刷短视频、看小说,一不留神就到了半夜。明知道早该睡觉了却又不想妥协,是当下年轻人夜晚的常态。

  李女士是一家商场的服装销售员,晚上9点半是她的下班时间,通勤路上花费半小时,到家洗漱护肤再花费1小时,躺到床上时已是11点。“这时我会拿起手机刷刷微博、看看剧,越玩越兴奋,玩着玩着就到半夜两三点了。”李女士说,当她意识到自己该睡觉时,却怎么也睡不着。

  “越到夜晚越是放不下手机,有时也不是不困,就是舍不得睡。一旦过了某个时间点,就想睡也睡不着了,久而久之就成了失眠一族。”李女士说,她开始尝试点香薰蜡烛助眠,“有一点效果,可以帮助舒缓情绪,但前提是先放下手机。”

  和李女士一样的失眠者不在少数。

  “你以为我早起了,其实我还没有睡。”凌晨5点,在一家事业单位工作的曲先生在社交平台上更新了状态。他告诉记者,自己梦多觉浅,经常在半夜被一点声响吵醒,之后便再难入睡。为了让自己睡得好一点,他花了不少钱买助眠床垫枕头、褪黑素、耳塞眼罩,还去医院就诊开药调理身体,改善睡眠质量。

  与他们不同,大学生小刘是由于“报复性熬夜”导致的睡眠生物钟紊乱。因为决心考研,小刘认真学习了一年,并于去年12月,参加了考试。随后放松下来的她,开始拿起手机刷剧、看小说,有时候几乎是整夜不睡,白天再听着助眠音乐入睡。两三个月下来,小刘的睡眠生物钟紊乱。这几天,她来到医院就诊,不仅开始吃药调理,还给自己设定了入睡闹钟,购买了眼罩、香薰、酸枣仁糕等网红产品,希望能够改善睡眠问题。

  掷千金的睡眠战斗

  午夜12点,楼上晚归的邻居洗漱完毕,隔壁吵闹的孩子也进入了梦乡……待周围的一切回归宁静,小南躺在床上开始了真正的战斗:酝酿睡意。从闭上眼睛到安然入睡,大概需要两到三个小时的时间,期间不能听见一点响动,哪怕邻居半夜起床去了趟洗手间,酝酿工程也得重新启动。

  这是小南失眠的第六年。年仅29岁就已经连续6年与睡眠做斗争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大概就是头发越来越少,身体状态越来越差,助眠的花费越来越高。”小南无奈地解释道,自己几乎尝试了所有能想到的助眠方法,从戴几元一片的蒸汽眼罩,到尝试有按摩功能的泡脚桶,再到手机里下载各类辅助睡眠软件……甚至是搬家换邻居。

  2023年发布的《中国睡眠大数据报告》显示,中国成年人失眠发生率高达38.2%,存在睡眠障碍的人数高达5.1亿。当越来越多的人们意识到睡眠对健康的重要性时,催生出了与睡眠有关的很多商机。例如:睡眠监测器、助眠茶、助眠药、眼罩等产品不断涌现,睡眠经济也蓬勃发展起来。

  “每位睡眠困难者都离不开这些产品,这是我们这个群体的刚需。”多年的产品使用经验,让小南渐渐总结出了些门道:褪黑素对自己作用不大,还容易造成头晕;右佐匹克隆助眠药效果比较好,但是需要到医院开药;“薰衣草”味道的香薰最受女性偏爱,高颜值产品大概率更容易被选择,价格也更高;手机APP中能真正助眠的栏目多为收费模式,标价从几十元到数千元不等……

  除了这些通用产品,时下流行的智能科技产品也引起了小南的极大兴趣。她向记者表示,自己最近想入手一款AI智能睡眠仪,“据说握在手里就能通过微电流刺激交感神经,针对性缓解失眠。”

  事实上,在睡眠延伸出的经济领域,智能睡眠仪只是市场的冰山一角,床垫、枕头、灯具均被赋予了黑科技般的奇效。

  可见,睡眠产品从处方药延展到保健品,从传统家居硬件渗透到科技仪器,正在重新定义睡眠市场格局。

  需求下的线下服务

  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为睡眠质量买单,谋求解决睡眠问题的产品及服务的市场规模正不断扩大。然而,目前的助眠产品五花八门,并不能解决大多数人的睡眠痛点。随着消费者改善睡眠质量需求的日益增长,一些商家开始推出线下的睡眠调理服务,以此来缓解大众因焦虑、压力等因素所引发的失眠症状。

  “引发失眠的原因主要和环境、情绪、颈椎压迫有关,而我们店内的‘安神足道+助眠头疗’正是围绕这些因素展开的。调理后,很多顾客都反映自己的失眠问题得到了明显改善。”我市一家足道馆的工作人员表示,来店内享受这一服务的顾客很多。记者也在美团APP查到,这款产品的年销售量达9000+。

  无独有偶,在经开区,一家足道养生馆推出了“快乐助眠调理SPA”,服务同样备受青睐。工作人员表示,现在很多人都存在一定的睡眠障碍,深度睡眠的时长更是比较短。而在馆内小憩的片刻时光,便可让顾客进入到深度睡眠的状态。

  “最近,工作压力大,晚上经常睡不着觉,来店内调理之后睡眠质量明显高了很多。”消费者肖先生告诉记者,自己尝试过很多助眠产品,但效果并不显著,还是线下的助眠服务能让人睡个好觉。

  事实上,在我市,提供这类“哄睡”服务的商家还有很多。记者以消费者身份咨询了多个商家,他们大多表示目前体验助眠项目的客人数量不断增加,服务的内容多以精油按摩和艾灸疗愈为主。

  据 《2023——2024年中国睡眠经济行业发展与消费需求研究报告》显示,中国睡眠经济虽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行业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期。随着睡眠产品市场渗透率不断提高,产品类型不断增多,中国睡眠经济市场规模将继续保持增长趋势,2027年将有望达到6586.8亿元。

  采访中,一些业内人士分析指出,目前,“健康睡眠”已经成为民生热点的话题之一。随着消费者对提升高质量睡眠诉求越来越清晰,线下的睡眠调理服务或将成为“睡眠经济”新的增长点。但与此同时,当前的助眠服务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如何推动行业的规范化、专业化发展将是政府和企业应该重视的问题。

  记者陈嘉

编辑:李雅雯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