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秀英一家。
“看你在雨里等半天了,你先上车吧,我再打一辆车。”
“姐,这太不好意思了,我加上你的微信,把车费给你转过去。”
“不用,不用,快上车,别让师傅等久了。”
“谢谢,我会把这份爱心传递下去……”
这是赵秀英和一位陌生路人的对话。看到没打伞的小姑娘站在雨里等车,已付费约车的赵秀英,主动下车,把出租车让给小姑娘。当小姑娘说会把这份爱心传递下去的时候,赵秀英很是欣慰。
奉献爱心,赵秀英一家人习以为常。
赵秀英在做志愿服务。
赵秀英在宣化区皇城街道办事处工作,爱人李泽辉是现役军人,工作中,他们兢兢业业、勇当先锋;生活中,他们处处助人为乐,传递爱心……
在赵秀英家楼下住着一对老年夫妻,平时儿女不在身边,赵秀英一家对他们总是多关照一些。
前不久,赵秀英听说老大娘生病住院了,下了班还没回家的她径直走到老人家。敲开门,家里果然只有老大爷一个人,她知道老人不会做饭,就和大爷说,这几天她给送饭,让老人别担心吃饭问题。
回到家,婆婆已经做好了饭,赵秀英又下厨炒了适合老人吃的菜。不一会儿,她把热乎的饭菜给楼下大爷送了过去。之后的几天里,赵秀英和婆婆都惦记着老人,如果遇到加班,赵秀英按时回不了家,婆婆也给老人送饭。老人一家被赵秀英一家的热心深深感动着。
老人经常叫赵秀英“闺女”,在赵秀英居住的小区里,很多老人也都称她“闺女”。在超市碰到不会用手机支付的老人,她帮忙;有的老人需要社保认证,她也帮忙;有的老人拎的东西多,她还帮忙;遇到下雪天,她会上门提醒邻居老人不要出门,需要买东西,她给去买……
在赵秀英帮助过的老人眼里,她是小区里的“热心肠”。可赵秀英认为,她就是做了些举手之劳的事情。
赵秀英(中)进行入户登记工作。
在自己的小家,赵秀英是贤妻良母,也是“女汉子”。作为“军嫂”,她始终理解支持丈夫:“他的身份首先是军人,其次才是爸爸、儿子、丈夫。”
爱人经常不在家,赵秀英练了一手生活技能,遇到阀门坏了、龙头需要换这些维修小活儿,她拿起工具就干了。丈夫李泽辉深知妻子的不易,遇到休假,他尽量为家里多干些活儿。
在父母的影响下,只有3岁的女儿特别懂事。在孩子成长的三年里,在街道工作的赵秀英异常忙碌,“最忙的时候,好像一个多月没回家吧,每次和孩子视频,她不但不哭闹,还安慰我,让我注意身体,多吃饭。”说到女儿,赵秀英满脸歉疚。
夫妻恩爱、孝敬老人、热心助人、和睦邻里,赵秀英一家从生活的点点滴滴中诠释了家与爱的真谛,传递着人间真情。赵秀英家庭荣获2023年“全国最美家庭”称号。(河山新闻记者 张凤燕 通讯员 王芳)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