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新闻网讯:“村里自产的粉条,开始预定啦。”“今年的土豆、小米质量特别好。”……为了帮助村民们联系销路、 化解农产品销售难题, 驻村干部杨少辉在自己的微信群、 抖音账号忙得热火朝天。
杨少辉是北方机电工业学校驻蔚县杨眷镇丰富村的帮扶干部,2021年5月,他带着少时对“家”的印象走进了这个位置偏僻的小山村。“我是农村长大的孩子, 对土地对乡村有着一种别样的眷恋,虽然后来由于工作原因,没法经常回到家乡, 但是我想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 把丰富村当成自己的家。 ”
丰富村距蔚县县城 40多公里,山路崎岖,交通不便, 村民出行基本依靠人力。 村民平时沟通都是以地方方言为主,“作为一个石家庄人, 丰富村这边的方言很难听懂, 开会入户还需要请当地村干部帮忙翻译……” 杨少辉说起这事的时候, 已经可以用简单的当地方言进行交流了。 为了让自己更好地融入村子, 他下功夫学习了丰富村的口音, 在语言上拉近和村民的距离。
在丰富村的一年里,为了帮助村民发展多种农作物产业, 杨少辉走进田间地头,和驻村工作队以及村干部带领村民们种植杏树,拓展杏扁产业; 种植中草药和各种蔬菜,提高乡亲们的农业收入……在大家的努力下, 产品有了,但还缺一个销售渠道。为了帮助村民广开销路,杨少辉想出了微商销售的思路和方案,利用微信和抖音销售农产品。销路有了, 但请人配送成本高,思来想去,杨少辉决定充当全村农产品的“配送员”。每当微信“订单”达到一定数量,他就开车配送, 最远的时候往返300多公里,“有时候订单多,一送就是两天,但只要能销售出去,累一点、贴点油钱也没什么, 我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能多做就多做一点……”
在村里的一年, 杨少辉协调张家口市工业路社区卫生站, 定期为丰富村开展爱心义诊活动; 对接张家口市爱心组织007羽毛球俱乐部定期到丰富村开展爱心帮扶活动, 为丰富村的乡村振兴工作添砖加瓦, 主动为困难村民取药, 送老人去镇上检查,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自己对所驻村、 村民的“家”情怀。(记者 顾彦)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