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新闻网讯:“我在整理卡包时发现, 这几年累计办理了各类充值会员卡 33张,有的卡只用了一次,有的卡余额多少不清楚,有的卡因门店倒闭不能用了。当时图实惠冲动消费,现在却成了负担。”3月31日, 袁女士致电本报编辑部, 希望通过她的经历提醒市民, 充值办卡前多想一想,要理性消费。
3天前, 袁女士收拾背包时, 忽然想起有个大卡包, 里面装满了各类会员卡,于是便找来整理。 美发卡、美容卡、足疗卡、面包卡、蛋糕卡、饮品卡、洗车卡、绘本卡、游乐卡……袁女士数了数,共33张。其中,不同门店的蛋糕卡4张, 美容卡2张,美发卡2张。 这么多张卡让她的丈夫有些吃惊,问袁女士是否记得哪些卡里有钱,还剩多少? 这些店是否还开着? 这一问,袁女士有些懵,她拿起卡一张张仔细回忆, 但有的卡时间久,记不清了。 “就拿蛋糕卡来说,4张卡都是在我逛街时进店消费办理的,只用过一次。 卡里剩多少钱,我记不住了。 ”袁女士说,会员卡上多数有电话,她一一致电询问,有的被告知需要本人带卡到店查询余额;有的店搬远了,不能退卡;有些电话打不通, 她拿着卡去找店,却发现门店已不存在了。
袁女士自称是 “办卡达人”,一看到充200元返100 元、充 100 元返 50 元等商家的优惠活动就心动。只要有新店开业,都会探店体验一番,满意的话,她就办一张会员卡并充值。 袁女士说:“她过去认为会员价消费比单次结算省钱, 谁知不知不觉中成了浪费, 本为图实惠办的卡却成了负担。 市民在充值办卡前要多想想、 多算算,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选择性、理性地消费。 ”
(王晓娜)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