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新闻网讯:
你家的娃娃由谁带?
17点10分左右,距离放学时间还有10分钟,位于土尔沟后街的一家幼儿园门口, 已聚集了不少等待接孩子的家长。 等着接孙女放学的武女士不时地探头向校门口张望, 看看孩子有没有放学出来。
小学门口半数以上是老人接送孩子。
“孙女一出生就由我照顾,上幼儿园也一直由我接送。”在德胜街铁路住宅小区居住的56岁武女士说,每天7点20分喊孙女起床,7点40分出家门步行十多分钟送孙女上学,17点20分接上孙女陪她在小区院里玩一会儿,然后再回家做饭。 每周四晚上6点半到7点半, 是孙女上英语兴趣班的时间。 6点多,她再骑电动自行车送孙女去上课, 回来后再吃饭。
连日来,记者在多所小学、幼儿园校门前接孩子的家长队伍中看到, 半数以上都是爷爷奶奶或者姥姥姥爷接孩子。 他们有骑电动车的,也有步行接送的。虽然费心, 但老人们认为接送孩子上下学是为了减轻子女的负担。 平时儿女工作忙, 自己退休后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帮他们分担些,自己的生活也会更充实。
与此同时, 记者走访了多个小区,随机采访了20位在小区里陪孩子玩耍的家长。 其中,1个为保姆,5个为全职妈妈, 剩下的都是帮子女带娃的老人。老人中,家住市区的有6人, 其余老家在县区或外地。那么,老人们如何看待帮子女带娃一事呢? 约半数受访老人表示,带孩子虽然辛苦,但能帮儿女分担压力,“被需要” 很值得;三成受访者表示,如果能不带宁愿不带。 年纪大了只想轻松享受生活,不想再受累了;两成受访者表示,带也行不带也行。
费心却又常感孤独
胡女士的儿子大学毕业后留在张家口工作。四年前,为了照顾刚出生的小孙女, 胡女士从秦皇岛老家来到这里。
小区的广场里,老人陪孩子玩耍。
“儿子儿媳白天要工作,带孩子的任务就落在我身上, 还要买菜做饭,每天都是连轴转,累得腰酸腿疼。 ”自从孙女上了学,接送也由胡女士负责。 幼儿园离家有十来分钟的路程, 每天早上7点20分,胡女士会把孙女叫起床,洗漱过后,拿上书包,步行前往幼儿园,孙女在学校里吃早餐。 下午5点多,又步行前往幼儿园接孙女。晚上再准备全家人的晚饭。
周末和节假日胡女士也不得闲,还要接送孩子去兴趣班。 “从早忙到晚不说, 生活中也感到特别孤独。 ”胡女士说,白天上学的上班的都走了, 家里只剩下她一人,因为人生地不熟,她也不经常出去走动。儿子儿媳回来后,要么看电视、玩手机,陪孩子玩,要么还在忙工作, 出了家门和邻居也是点头之交, 没个说话人心里总是空落落的。
胡女士说, 她在老家的亲戚朋友很多,住得也近,经常相互走动。离开老家这些年,只有“十一”和过年的时候才有时间回去住几天。而更让她担心的是,她的老伴独自留在老家, 照顾年迈的老父亲,没法跟她一起过来。 “他也上了年纪,身体不是很好。我心里总惦记他,怕他吃不好闹毛病,所以我就盼着能早点回老家。”胡女士说。“被需要”身体累心里乐
每天上午11时左右,很多小区内的小广场里, 总能看到三五成群的老人们, 一边哄孩子一边闲聊,享受含饴弄孙的幸福。68岁的宇女士, 就是这群老人中的一员。
“大外孙女今年9月份将上小学, 小外孙女明年也要上幼儿园了。”宇女士说,亲家是外地人,身体不好, 也在帮自己闺女带孩子。 女儿女婿平时工作忙,6年多来, 她和老伴每天的生活就是围着闺女一家子转,买菜、做饭、打扫卫生、洗衣服、照看孩子……尤其是小外孙女今年2岁多, 正是活泼好动的年纪,白天走哪跟哪,时刻要小心翼翼,生怕磕着碰着。
宇女士老家在县城, 为了照顾孙辈,跟老伴来到市区。最初为方便照顾大外孙女, 老两口和女儿住在一起。有了小外孙女后,他们在女儿住的附近小区租了房。每天早上, 女儿女婿上班前先将“老大”送到幼儿园,再将“老二”送过来,晚上下班后,她们接“老大”放学一起过来吃完晚饭,再带上孩子回家。宇女士说,她们和孩子生活习惯不一样, 一大家子人住在一起,可能都会不适应。尤其是因为育儿观念和方式不同的时候, 老人和年轻人之间容易产生矛盾。宇女士觉得,这种既帮女儿分担又不影响彼此生活的方式,能够使家庭气氛更和谐, 亲子关系更融洽。
“带孩子确实很累,小孩总是有使不完的精神头, 所以你就得陪着,一会儿都不敢离开。 但是,孩子们还能用得着我们, 看着孙辈一天天长大,累点也幸福。 ”宇女士说。
希望儿女懂得感恩
早上6点多, 家住阳光锦园小区63岁的陈女士就起床了。她走进厨房, 叮叮当当地给孙子准备起早饭来。
收拾停当,7点陈女士喊醒孩子, 催促他穿衣服、 洗脸刷牙、吃饭,7点半陈女士的老伴杨先生给孙子水壶倒满水,拎上书包骑着电动车送孩子去学校。 此时,陈女士开始洗漱、吃早饭、做家务……送了孙子,杨先生也闲不着,他顺便去菜市场买菜,为午饭做准备。 中午11点20分杨先生接孙子回家吃午饭, 下午两点和4点还要接送。 “一天时间都在接送、做饭、干家务中度过。 时间安排得紧紧的,比上班人还要忙”。 没事喜欢出去旅游、打麻将的陈女士生活自由自在。 但自从孙子出生后,她就没有那么“自由”了,儿子儿媳都在县城上班, 她不仅要照顾孙子吃好,还要自己重新学习,辅导孙子作业。
采访中, 说起对儿女的要求或希望,陈女士表示,帮儿子带孩子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并不要求他们回报什么, 只希望他们懂得感恩。老人帮忙带孩子,儿女也不能觉得把家务和孩子推给老人就完事了, 希望他们下班后也能多承担些家务活,多陪伴孩子,多与父母沟通交流, 让我们也能感受到儿女对自己的关爱。(记者 李晓利)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