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新闻网讯:国务院日前印发 《关于设立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的通知》,将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纳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 从今年1月1日起实施。 3 月29日,个人所得税APP进行了更新, 符合条件的纳税人就可以通过手机填报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专项附加扣除。
纳税人小张是2岁幼儿的宝妈,早就关注着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专项附加扣除政策。29日一大早,她打开个人所得税 APP 发现,在专项附加扣除项中,多出了一项“婴幼儿照护费用”, 立即进行了添加,选择了 50%的扣除比例。 “这项减税政策,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我 们 养 娃 的 负担。 ”小张开心地说。
张家口经开区税务局工作人员介绍,该项政策扣除主体是 3岁以下婴幼儿的监护人,包括生父母、继父母、养父母,父母之外的其他担任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的,可以比照执行。 从婴幼儿出生的当月至满 3 周岁的前一个月,纳税人可以享受该项政策。 每个家庭按照每月每孩 1000 元的标准定额进行扣除,父母可以选择由其中一 方 按 扣 除 标 准 的100%扣除,即一人按照每月 1000 元标准扣除;也可以选择由双方分 别 按 扣 除 标 准 的50%扣除, 即两人各按照每月500元扣除。 这两种分配方式, 父母可以根据情况自行选择,选定扣除方式后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有多个婴幼儿的父母,可以对不同的婴幼儿选择不同的扣除方式,即对婴幼儿甲可以选择由一方按照每月 1000 元的标准扣除,对婴幼儿乙可以选择由双方分别按照每月500元的标准扣除。
在填报子女信息时,一般来讲,婴幼儿出生后,会获得载明其姓名、出生日期、父母姓名等信息的《出生医学证明》, 证件类型可选择“出生医学证明”,并填写相应编号和婴幼儿出生时间即可;婴幼儿已被赋予居民身份证号码的,证件类型也可选择 “居民身份证”, 并填写身份证号码和婴幼儿出生时间即可;婴幼儿名下的中国护照、 外国护照、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等可证明身份的证件,均可作为填报证件。 纳税人暂未获取婴幼儿《出生医学证明》或居民身份证等可证明身份的证件的,也可选择“其他个人证件” 并在备注中如实填写相关情况,不影响纳税人享受扣除。后续纳税人取得婴幼儿的出生医学证明或者居民身份证号的, 及时补充更新即可。
此外,3 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专项附加扣除可以在单位每月发工资的时候享受,也可以在次年汇算时一并享受。 今年前几个月没有享受到的扣除,可以在以后月份发工资时一次性补充扣除。 比如,纳税人 4 月份将婴幼儿信息提供给任职单位,单位即可为纳税人一次性申报享受前4个月的专项附加扣除;若纳税人 5 月份将婴幼儿信息提供给任职单位,单位可为纳税人一次性申报享受前 5个月的专项附加扣除。
(赵娜 李亚琼)
相关链接
5步搞定手机填报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专项附加扣除
第一步: 纳税人登录手机个人所得税 APP 后,可通过 “首页———常用业务———专项附加扣除填报” 或 “办税———专项附加扣除填报”进入专项附加扣除填报界面,选择“婴幼儿照护费用”专项附加扣除。
第二步: 进入申报界面后,“选择扣除年度” 设为2022年,点击“确认”后,系统会提示需要提前准备的资料,纳税人仔细阅读后,点击“准备完毕,进入填报”。在这里需要提醒纳税人的是: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专项附加扣除政策自2022年起实施,纳税人不能在 2021 及以前年度汇算中申报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专项附加扣除。
第三步:在“基本信息”界面,纳税人录入电子邮箱、联系地址 (如之前填写过个人信息或申报过专项附加扣除,则会自动填入,纳税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修改)。填写完成后,点击“下一步”进入“子女信息”界面。在“选择子女”项目处点击“请选择”进入“选择子女”界面。 若纳税人之前未填写子女信息,可点击底部“添加子女信息”进入添加界面,并填写“他(她)是我的”、证件类型、证件号、姓名、国籍(地区)、出生日期,点击“保存”后回到“选择子女”界面,即可看到新添加的子女信息。 纳税人选择子女后,将回到“子女信息”界面, 并显示子女的姓名与出生日期, 子女信息确认无误后,点击“下一步”。
第四步: 完成子女信息填写后, 纳税人根据实际情况在“本人扣除比例”中选择100%(全额扣除) 或50%(平均扣除)其中一种。选择完成并确定后,点击“下一步”。
第五步: 设置扣除比例后,进入“申报方式”界面,纳税人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通过扣缴义务人申报”或“综合所得年度自行申报”任意一种方式。 如果纳税人需要在每月发放工资薪金时享受专项附加扣除, 需要选择“通过扣缴义务人申报”,并核实扣缴义务人信息是否准确。 选择完成后, 点击 “提交”,即完成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专项附加扣除填报流程,系统将弹出“专项附加扣除信息已提交”的提示。纳税人可以点击“查看填报记录”查看已经申报的专项附加扣除信息。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