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汽车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清水社区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 > 张家口社会

张家口脑瘫儿渴盼背起书包上学堂

2015-10-14 10:01:39  来源:张家口新闻网

  【核心提示】“学校好,我想去上学!”11岁的脑瘫患儿小坤梦想着自己走进学校的那一刻。小坤和小烔是一对可爱的双胞胎,弟弟小烔是高庙小学六年级的学生,而小坤是一名脑瘫患儿,全身无力,不能正常行走。酷爱读书的他盼着有一天能上学,但他的上学路到底还有多远?

1.jpg

  小烔陪哥哥小坤(右)读书。

5.jpg

  小烔陪哥哥小坤(右)练习抓握。冀泽民 摄

  记者 冀泽民  通讯员 李永成 王晓晨

  梦想让儿子站起来

  9月20日,星期日,11岁的小烔没有与同学出去玩,留在家里陪着双胞胎哥哥小坤在床上一起读书。

  小坤是个脑瘫患儿。他坐在床上,小烔侧坐在小坤旁边。床上没有小书桌,小烔就用枕头把书本垫高。小坤读书的速度不快,咬字还比较清楚,光听他读书,完全感觉不出他是一个脑瘫患儿。小烔读书时大多数是在默读,只有当小坤不小心读错,或者有不认识的生字时,小烔才会小声提醒哥哥。看着小哥俩认真读书,母亲徐佩云露出了会心的笑容。

  徐佩云家在经开区老鸦庄镇高庙村,2003年和刘珍栋喜结连理,第二年早产生下一对双胞胎儿子,四口之家过得其乐融融。双胞胎出生10个月时,家人发现老大小坤的手脚动作不太正常。到医院检查后,小坤被查出是脑瘫患儿,这无疑是个晴天霹雳。

  夫妻俩为了给小坤治疗,向亲戚朋友借了4000多元钱,到北京一家医院里求诊,一个星期就花光了全部费用。让徐佩云稍有安慰的是,医院检查说小坤的智商还不错,比较聪明,长大后能简单说话,但全身肌肉无力,需要后期不断地进行康复训练。夫妻俩始终没有放弃给小坤治疗的念头,小坤3岁时,夫妻俩又带着东挪西借的2万元钱,到了石家庄的一家医院进行治疗。经过2个多月的康复治疗,小坤能直腰,会坐了,可钱又花完了,他们只好回家。

  为了每天能给小坤做康复训练,徐佩云做起了全职妈妈,学习了不少康复训练方法,盼着儿子有一天能站起来,走几步。她甚至做梦都是儿子会走路了,还会自己拿筷子吃饭……

[!--empirenews.page--]

  脑瘫儿训练不怕苦

  9月20日下午,小坤穿着近一尺高的特制硬帮矫正鞋,紧咬牙关,两只胳膊微微伸开,两只脚努力地站在地上。

  “妈,疼。”小坤对母亲说。

  “再坚持一下,今天争取站立半分钟。”徐佩云鼓励儿子练习站立。

  除了练习独自站立,小坤每天还要借助站立架练习站立2个多小时。徐佩云介绍,站立架是残联送给小坤的,让他恢复站立功能。医生要求小坤每天最少在站立架训练2次,每次不能低于1个小时。另外,小坤还要进行蹲起、弯腰、抓握等多项康复训练。徐佩云说,虽然有的康复训练项目非常枯燥,身体也会疼,但小坤很懂事,对于康复训练非常配合。

  每次上站立架训练前,徐佩云给小坤穿好特制的矫正鞋,把他抱到站立架上,把腰部、臀部、膝盖以及脚上的护带绑好,然后让小坤自己在站立架上站着,小烔则把一本《豌豆笑传全集》放在站立架的台面上,和哥哥一起看书,看到有意思的地方,兄弟俩笑得合不拢嘴。

  小坤脚上穿的特殊矫正鞋,高高的护腿有一尺左右,整个鞋子都是硬邦邦的。因为每天都要穿几个小时,小坤的脚经常被卡破,厚厚的茧子有时都保护不了他。“穿矫正鞋很受罪,不过再疼也得穿,大夫说了,不穿的话脚会变形,以后还得钉钢针,恢复就更难了。”徐佩云说,“矫正鞋需要根据脚形定做,如果买的话2000多元一双呢,幸好这双鞋也是残联送的。”

  为了锻炼小坤的手指抓握能力,徐佩云买了一些蚕豆让小坤练习捡豆子。在练习手指抓握能力时,一般都是兄弟俩相互配合,小烔先把蚕豆洒在地上,小坤艰难地把豆子一粒一粒捡起放进塑料罐。小烔再次把蚕豆洒在地上,小坤再捡。每次训练,小坤都会累出一身汗,但从来没有叫过苦。小烔蹲在哥哥旁边,护着哥哥,不让他跌倒。

  家里没钱,小坤的很多训练器械是徐佩云自己制作的。在破牛仔裤缝的垫子里夹上薄钢条,做成夹板用来给小坤固定上肢;用牛仔布袋装上沙子做沙袋,给小坤绑在双腿上锻炼下肢;为了锻炼小坤的站立能力,刘珍栋特意找来小槽钢,包上牛仔布做了一双“铁鞋”,大约有10斤重。经过多年的康复训练,小坤现在能独立站立大概20秒左右。

  “孩子爸打零工赚的钱,我们一家四口人不吃不喝也不够给孩子做康复。”徐佩云说,“隔一段时间带孩子去几趟康复中心,一是让专业医生给孩子做康复,二是我也能学点新的康复手法,回家后我给孩子做康复训练,这也省钱。”

[!--empirenews.page--]

  渴盼有一天能上学

  小烔上幼儿园时,小坤还坐不稳。每天早晨,当小烔背着书包出门时,小坤总要目送,眼睛里满是羡慕。等小烔放学回家,小坤就与弟弟一起看幼儿园发的卡片、图画书。

  看着弟弟上了小学,还有同学到家里玩,小坤更是羡慕不已。去不了学校的小坤就让弟弟在家教他读书识字,小坤不仅能自己读书,还可以帮着小烔检查作业。2013年的一天,小烔在学校就把作业完成了,回家后小坤翻看小烔的课本和作业,发现小烔把作业写错了,让弟弟赶紧改过来。

  小烔担心哥哥一个人在家寂寞,常把同学们不要的玩具带回家给哥哥玩。每天放学回家后,小烔做完作业就和哥哥一起玩。小坤喜欢读书,小烔把课本及人们送给他的课外读物和哥哥一起读。《科学大侦探》、《黑熊舞蹈家》、《伊索寓言》等书籍小坤都看过了,还在小烔的辅导下阅读冰心、老舍、朱自清等著名作家的作品。小坤读书时,小烔都在陪在旁边,给哥哥翻书看。小烔说:“哥哥的手不利索,翻书费力,还容易把书翻破,我就给他翻书,他不认识的字我还能告诉他。”

  小烔知道哥哥喜欢学习,每天拿着自己的课本教哥哥识字,做数学题和唱歌。如今,小坤已认识近3000个汉字,能背诵乘法口诀,会算20以内的加减法,会唱30多首歌。小坤渴求知识,小烔每天只有放学后才能陪哥哥学习。“幼儿园那会儿,我没有把拼音好好教给哥哥,所以哥哥现在不能很好读拼音。好在哥哥认识很多字,现在自己可以读书。”小烔说:“要是有一台学习机就好了,我就能教哥哥认识更多字,哥哥也能学更多的知识。”

  “我想去学校上学,有同学,有老师,我们一起读书。”一心想要上学的小坤缠着徐佩云说:“妈妈,能不能让我也去学校啊。”

  看着儿子渴盼的眼神,徐佩云常偷偷落泪,她说:“只要学校能接收小坤,我每天都去陪读。只要让孩子能上学,再苦再累我也愿意。”徐佩云表示,小坤自己坐着很稳当,上课完全没有问题,下课后她照顾小坤,不会影响其他学生上课。

编辑:su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