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张家口应张天然气公司输气运行一线,总能看到生产运行部部长刘浩忙碌的身影。这位扎根天然气保供一线14年的“管道卫士”,用日复一日的坚守,点亮了山城千家万户的灶火,也照亮了新时代输气工人的精神坐标。
2011年的那个初春,大学毕业的刘浩背着行囊来到塞外山城,面对工作艰苦的初创企业,这个廊坊小伙把青春“焊”进了输气管道里。当同龄人在都市霓虹中穿梭时,他却坚守在荒凉的输气场站,办公室那盏至深夜还亮着的灯光,见证了他从输气工到部门负责人的蜕变,也记录着无数个与图纸、方案相伴的夜晚。
“管道安全就是民生底线。”这句写在他工作笔记的第一页,如今工作笔记已摞成了厚厚一摞,密密麻麻记录着他这14年来的工作点滴。2013年的寒夜,某站突发调压故障,零下22℃的现场,他裹着军大衣睫毛挂满冰霜,用开水浇调压器引压管2小时,化开调压冰堵,保障输气运行。2024年初,在处置臭液空桶时,他发现部分桶内还有残留,果断带领团队迎着刺鼻的气味,连续奋战4小时回收可用臭液,为公司节省采购臭液资金5万余元。
在同事眼中,刘浩每天像打了鸡血一样,始终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创新工作思维投入到每日工作中,这种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也深刻影响着运行团队。从工作谋划到布置落实到总结反馈,他每个环节均细致严谨,带领的7人小组个个都能独当一面,每当评优评先时,这个“铁人部长”却开始推让:“功劳都是你们的。”
然而,这份坚守的背后,是对家人深深的亏欠。由于工作地点与家相隔甚远,他无法像普通父亲和丈夫一样陪伴在家人身边,孩子的成长他总是缺席,错过了孩子很多的第一次。妻子独自承担起照顾家庭的重任,每次与家人视频通话,孩子天真的笑脸和妻子疲惫的神情,都让他心中充满愧疚。每次假期回家,刘浩都格外珍惜与家人在一起的时间,主动承担家务,陪孩子玩耍,和妻子一起买菜做饭,努力弥补那些缺失的陪伴。
在刘浩和团队护航下,应张公司累计输气量突破25亿方,未发生一起安全运行责任事故。
“管道安全等不起,万家烟火凉不得。”寒来暑往,刘浩那盏亮至深夜的办公室明灯,在讲述着新时代能源人的坚守故事。记者 赵彩芬 通讯员 白荔 张晓婷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