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常言道“朽木不可雕也”。枯萎、腐朽的树根,本来是大自然的抛弃之物,并没有任何利用的价值,更别说艺术美感。但在根雕手艺人眼里,朽木不仅可雕,而且还可以化腐朽为神奇。根雕,是我国传统雕刻艺术之一,是以树根的自生形态为艺术创作对象,通过构思立意、艺术加工及工艺处理创作出人物、动物等艺术作品。今年64岁的闫成军就是这样一位根雕手艺人,他用自己的一双巧手,将盘根错节的树根、斑驳畸形的枯木,雕琢成器,制作成了一件件造型各异的根雕艺术作品。 (李晓利)
洋娃娃抱着招财猫、小猫爱鱼、喜鹊登梅、小燕子……一截枯树干、一段老树根,经过根雕艺人的妙手打磨,竟能幻化成一件件别具韵味的艺术品。在崇礼区工艺美术家协会主席、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根雕传承人闫成军的小区车库里,摆放着他平时的制作工具和收集来的枯根朽木。家中,几十件根雕作品各式各样,大到1.5米长的“茶台”,小到0.1米长的小摆件,都是他依照着木料的自然形态创作出来的作品,或造型逼真,或意韵悠长。
在这些作品当中,《多彩多椒》是闫成军的新作。他介绍,国庆节前参加崇礼文联组织的“礼赞雪都、寻美崇礼”采风活动,在石咀子乡多个彩椒基地,他看到特色农产品彩椒喜获丰收的场面,便萌生了用根雕技艺展示崇礼彩椒,宣传崇礼彩椒的想法。通过多日构思、选材、雕琢、打磨、抛光等工艺创作,一对用杏树根材质的根雕作品《多彩多椒》制作而成,以此歌颂祖国,赞美家乡。
今年64岁的闫成军,高中毕业后曾在公社加工厂做木工,参与家具设计制作、雕刻花边相框等工艺,期间参加了数次市油工培训班,掌握了画木纹小动物及印花技术。他初识根雕,是在市里的一位亲戚家。家中的书架上摆放了一件刘文芳老师的根雕代表作,作品底部盘综错节很是奇特,根雕的顶部有弯凹向上伸出的两只鹤头,齐头共鸣,具有放声高歌的气场,且打磨光度色泽非常漂亮。第一次看到抛弃的树根被打磨成艺术品的时候,闫成军就被深深吸引了,他拜根雕老师刘文芳门下学艺,将积累的相关知识和经验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就此成为根艺“发烧友”。后来,他工作多有变动,忙于工作,这个爱好就搁置了。
2016年,闫成军在驻村扶贫走访贫困户时发现,多年来人们把农田改造、修路、建雪道挖出的树根拉回家中放在院外闲置,制作家具用不上,燃烧劈不开放不进炉灶,有的干脆扔在野外的地边、路旁、河沟,一年又一年在风雪和雨水中腐朽变质。可就是这些毫不起眼,在村里人眼中一文不值的东西,被闫成军看在眼里喜在心上。工作之余他开始收集各种枯木根,购买了制作工具,重拾爱好做起了根雕工艺。
闫成军说:“崇礼,是优质的根雕选材地。这里山大沟深,森林密集,树根品种繁多,除陈旧、腐朽杂木以外,崇礼的山林中最让人喜好的根雕材质还有两种,都是灌木植物:一种是黑麻梨,生长在山崖地带,木质坚硬,有水晶纹理,雕出的作品手感好,光泽度高;一种是六道木,也叫降龙木,用六道木雕制的作品,一直被人们视为智慧的象征,将其放在室内或戴在身上后有清香味道。”
都说朽木不可雕,但在闫成军看来,根质新则易开裂,雕出的作品生硬死板,不够灵巧。越是在土里、水中腐朽,经过多年雪压、雨淋、风吹、日晒腐化的老旧树根,越能雕出精品。它除了腐化的树皮、须根、软木质外,剩下全是腐不掉的硬筋,这样的根品不但形状自然,而且更有神韵。
2019年,闫成军从崇礼区统计局退休后,有了更充裕的时间在家潜心研究根雕。根艺创作是一项艰苦的劳动,从第一步的选材开始,根雕还需要经过去皮清洗、晾晒、造型、构思、制作,命名等多个步骤,完成一件作品可能是一天,也可能是半年。
从事根雕创作,构思是关键。一块去了皮的木头,闫成军会拿着它反复观察,没有灵感和创意之前,他宁愿留着木头闲置也不愿动手。“根雕工艺讲究七分自然,三分雕刻。”闫成军介绍:“大自然把它塑造成什么样,就是什么样,然后看它像什么,再巧用雕琢技法给加工一下,灵气就出来了。比如一个和猫头鹰很像的材料,我可能根据它的特点,把头和嘴巴雕出来就行了。”
目前,他的根艺作品有上百件,所有作品基本遵循了天然为本的原则,如《动态神牛》《猫头鹰》《鹤》《龙凤呈祥》等作品,几乎只是经过简单地削切须根、除皮、打磨、抛光、上蜡,略加雕饰而成,给人以丰富的想象。作品《动态神牛》《猫头鹰》参加了“第三届河北省文创和旅游商品创意设计大赛”;《双人滑雪》和《单板滑雪》两件作品入选“喜迎二十大?建功新时代”张家口市民间工艺美术作品云展览;《顺财》《母子深情》等7件代表性作品参加“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旅游产品遴选展暨张家口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第二届大师评定展”活动;作品《奋进猴王》入围“亚勋杯”第七届河北省雕塑大赛。”
记者 李晓利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