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汽车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清水社区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张垣人物

“察哈尔汉”的“张垣情”
——知名编剧梁小明谈创作与思考

2021-09-09 10:52:01  来源:张家口新闻网

L_1631054488706501403.jpg

  张家口新闻传媒集团记者 王宸胤

  不久之前,在某人的朋友圈里,我发现了一个截图:画面是某期《张家口日报》刊登的梁小明《大国工匠》书评,看那拍照的角度,这张照片应该是站在路边阅报栏、隔着玻璃橱窗,用手机“咔嚓”了一下;配的文字是一句特别勇于“得罪人”的调侃。 我的脑海里闪过一个念头:这个叫“察哈尔汉”的人不会就是作者本人吧? 可他不是在天津吗?

  前几天,和梁小明约采访,微信名片推过来,我笑了———察哈尔汉! 果然没猜错,真的是他。 于是,我更加坚定———会会这位察哈尔的汉子。

  两个要聊天的人把地点定在了一家书店, 我乐不可支:“这一波‘神操作’怎么看怎么像老友相见, 而不是素昧平生。”

  满眼都是故事

  一见面,梁小明先说:“我天天在街上溜达,阅报栏里看你的文章。”

  我反问:“我前阵子看电视,有个以张库大道为背景的电视剧《云飞丝路天》,是你写的剧本,对吗?”

  沉默十秒钟的对视,梁小明先笑了,一种老朋友式的幽默:“你喝啥?我去买。”

  手捧咖啡,我问:“你天天在街上溜达啥?”

  他答:“找故事啊!”

  商业化作家是梁小明给自己的定位。十几年前,他把家搬到了天津,其中一个考虑也是需要更多接触北京的影视剧圈子。他说:“商业化运作模式是影视产业走向市场的必然结果,但是我骨子里还是愿意多以张家口、察哈尔的历史背景为创作源泉,讲述张家口的故事。”

  2011年,电视剧《云飞丝路天》播出,讲述山西商人何天宝凭借坚定信念在张家口艰苦创业的故事。主人公何天宝从一个只知挣钱的商人变成一个为国为民的实业家,展示了那个时代张库大道上的晋商、口商“诚信经商、胸怀天下”的商道精神以及人性的升华。

  2016年,电视剧《义道》播出。剧中主人公秦天义经营着张家口首屈一指的商号,被日本间谍阴谋设计、险些丧生。在共产党人的帮助下,秦天义历经艰辛,终于彻底击败了日本间谍,粉碎了日本侵略者企图通过控制张家口经济命脉,进一步入侵察哈尔草原的阴谋,最后他又倾尽所有支持抗日同盟军,投入到收复察东四县的抗日行动中,成长为一名肩负民族大义的抗日英雄。

  2018年播出的电视剧《英雄烈》,仍旧以民国时期的张家口为背景,通过梁记皮庄二公子梁天赐的成长历程,串起了“大青山义军”“察哈尔抗日”等一系列历史,剧情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这三部电视剧都离不开张库大道的历史背景, 为什么?”我问。

  “因为张库大道可挖的资料多,可编的故事也多。”他继续说:“我不是学历史的,但是我从小喜欢看书,喜欢搜集历史资料和民间故事。我是经开区闫家屯村人,小时候村子里有很多传说,那时候又没电视,所以我特别喜欢‘猫冬’时躺在炕上听故事。长大后我愿意满街溜达,找老人家聊天,听他们讲自己的故事、听说的故事,再后来做了编剧,这些故事就成为我创作、联想的素材。比如说张家口堡的票号、商号、皮庄,贸易时必不可少的 ‘牙人’,也就是中介,甚至驼队的驼夫,他们的身上都有故事。从不同的角度、层面去挖掘、创作,都能写出很丰满的故事形象。”

  一个爱故事的人眼中,经历的、未经历的,身边的、想象的,别人的、自己的,一切皆可成为他笔下的故事。不知道,有一天我会不会也成为他 “故事里的故事”。

  难忘故土情怀

  “你不是定居天津了吗?今年夏天回来的时间挺长呀。”我说。

  “孩子上大学之后,我们的生活重心就转回来了。哪儿也不如家乡好。”梁小明说。

  梁小明是经开区闫家屯村人,从事编剧工作近二十年,他一直有个心愿就是创作一部以闫家屯村为背景的小说或剧本。他说:“我们村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村,明朝初年就有了,是响应朱元璋‘屯军戍边’政策产生的。村里最早只有42户,其中就有我们梁家先祖。民国时,我们村有500多户、2000多人,是外地人、赶路的人进城之前的‘补给站’,因为从我们村到武城街还得20里地呢,所以南来北往的人多会在这里歇脚、打尖,祖辈们说当时村里光车马大店就有8家。这里面就有很多历史、很多故事。所以我总说,我们张家口是个有历史、有文化的地方,我到杭州等地的高校参加论坛、做演讲,我都会去讲我们张家口的历史、文化、发展,这是宣传家乡,也是真的想让更多的人对我们这里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从梁小明的话里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对家乡的爱是长在他骨子里的。那种自豪感源于他对张家口历史的了解、文化的自信。这也是他多年来的创作源泉。

  “做编剧,创作的自由度大吗?”我问。

  “在中国的影视产业链条上,编剧的话语权很小。即使是已经有一定名气的编剧,辛苦一年甚至更久的心血被全盘推翻都是屡见不鲜的。这种事我经历得多了。甚至已经进入到拍摄阶段,演员、导演乱改剧本、乱抢戏的事都是有的。演员仗着自己名气大,看上哪场戏了就抢过去,完全不管整个故事的结构、人物的情感逻辑、事件逻辑、人物逻辑,所以有时候我们会看到一些狗血剧、狗血桥段,可以说都是资本的急功近利在作祟。”梁小明答。

  电视剧《义道》在拍摄时就遇到了很多“困难”。这部剧的原名叫《察哈尔往事》,讲述的都是察哈尔的故事,偏偏导演对察哈尔的历史一无所知,对张库大道就更陌生了。所以拍摄中,导演多次提出改剧本,梁小明有时甚至气得不行,但是他坚持和导演沟通,一直到整部戏拍完,尽自己最大努力向观众展示一个他心目中的张家口。

  我想,这是另一种热爱家乡的表现方式吧。

  思考张垣影视

  入影视圈半辈子,梁小明对当今张家口影视产业的发展有着自己的认识和见解。

  “从形势上,还是要保持清醒的头脑。2006年到2018年是中国影视产业发展的黄金时代,但是随着资金泡沫的破灭、播出终端的改变、网剧的兴起,这一行目前整体在归回正常状态,张家口算是赶了个晚集,但是现在做还不晚,因为张家口的优势得天独厚。”

  “张家口的优势在哪里?”我问。

  “全国的影视产业资源九成以上在北京,所以我认为离北京近是张家口最大的优势。对剧组来说,横店的远、热,吃不好、住不好,都是实打实的问题。吸引这个群体在张家口成立工作室、来张家口取景拍摄,是一条可行的路子。第二个优势是张家口的外景拍摄有季节变化、有地形层次,这也是横店不具备的。横店终年常绿,而我们有草原、沙漠、山林、白雪。”梁小明答。

  “那是不是说我们建成‘北方横店’就可以了呢?”我问。

  “不是。我认为复制横店模式没有必要也没有意义,差异化发展、避免同质竞争才是我们的产业运营方向,这也是个理念问题。要根据影视剧播出的主流类型找准发展定位,比如拍军事题材的影视剧组现在越来越少,这个类型的影视剧已经不是市场主流了,那就不要再把眼睛总盯在这上面,研究行业现状是非常必要的。”梁小明继续说:“在产业规划上,我们的格局要高、要大。在运营上要走专业化的道路、用专业型人才。从群演的规模、道具的提供、布景的设置,甚至盒饭的保障都要非常专业。细节决定成败。即使我们把这些环节都做好了,市场培育的耐心还是必要的,不要急功近利,把优势发挥到极致一定能走出一条文旅融合、 产业推动的绿色道路!”

编辑:荆丽娟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