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即时新闻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能源交通

近6000名“张家口民航人”服务30余国际机场

2025-09-04 09:51:09  来源:张家口新闻网

  每年毕业季,一批批学子从张家口走向全国各大机场,他们身着笔挺的制服,肩扛职业梦想,带着扎实的技能和职业梦想,加入“张家口民航人”的行列,延续着这个职业教育的传奇。

  2000年,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启动,航空基础设施建设迎来重大机遇。张家口市职教中心敏锐把握这一历史契机,在全国中职学校中率先开设航空乘务专业。

  学校构建了精准的“调研——教学——实训”体系,紧贴民航岗位需求培养人才。二十三载耕耘,如今已累计培养近6000名毕业生,他们遍布北京首都、大兴、上海虹桥等30余个国际机场。“培育一个、就业一个、带动一片”的就业辐射效应日益凸显,张家口民航人已成为海南航空、深圳航空等20余家航空公司的重要人才来源。

  面对民航行业对学历要求不断提高的趋势,张家口市职教中心创新推出“中高贯通培养+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学校与多所高校合作开展“3+2”分段培养,近千名学生通过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学习提升了学历层次。同时,联合北京亚联集团等企业搭建就业平台,形成“高出口带动高入口”的良性循环。这一创新模式确保了人才培养质量与行业需求的同步提升,为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国际盛会到国家政务保障,“张家口民航人”始终是国家重大活动保障的可靠力量。自2008年以来,他们连续圆满完成APEC峰会、全国“两会”等30余项重大活动的高端礼仪与安检任务。

  每年暑期,数百名储备人才赴北戴河承担中直机关保障工作,以“零差错”的服务标准赢得多部委感谢信,成为张家口市“服务中央、亮相世界”的城市名片。

  “张家口民航人”凭借扎实的专业技能和优秀的职业素养,在民航领域快速成长。数据显示,目前已有410余名毕业生晋升为机场部门经理、班组长等管理岗位,近百名空乘人员成长为乘务长、客舱经理及带飞教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郑美兰、“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郑鹏等优秀代表,成为这个群体的生动注脚。以张家口民航人为核心组建的首都机场“女子安检百合班”,因服务首长和贵宾的卓越表现,荣获3项国家级荣誉,成为民航服务的标杆团队。

  作为张家口市重点打造的劳务品牌,“张家口民航人”实现了“一人就业、全家增收”的民生效益,以其“技能强、作风硬、口碑好”的群体形象,推动着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同频共振。据统计,该专业近三年招生规模突破千人,生源质量显著提升,形成了“培育品牌——促进就业——反哺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链条。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张家口市职教中心负责人表示,23载深耕细作,“张家口民航人”用实践证明:职业教育不仅能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更能打造叫响全国的劳务品牌,为区域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记者手记:

  站在张家口市职教中心的实训室内,看着一群身着航空制服的学子正在反复练习礼仪动作,那一丝不苟的神情让人动容。

  创新是持续发展的动力。面对行业对学历要求提升的趋势,学校创新推出“中高贯通培养+校企协同育人”模式,让学生既能获得技能,也能提升学历,这种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让“张家口民航人”品牌始终保持活力。一人就业,全家增收。在张家口农村,我听到不少家庭因孩子成为“民航人”而改变命运的故事,这不仅是个人的成长,更是一个个家庭的希望,是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生动实践。

  二十三年的坚持,让“张家口民航人”从一个小小的专业,成长为全市重点打造的劳务品牌,这条路走得不易,但每一步都踏实而坚定。正如职教中心负责人所说:“职业教育不仅要授人以渔,更要打造让人生出彩的舞台。”

  离开学校时,夕阳洒在实训楼上,又一届学子即将奔赴全国各地。他们的梦想,将从这里启航,飞向更广阔的蓝天,而“张家口民航人”这个故事,还在继续书写新的篇章。(赵彩芬  连小伟

编辑:李雅雯

责编:王卫

审核:闫振寰


编辑:李雅雯
责编:王卫
审核:闫振寰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