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将京津冀协同发展提升到重大国家战略的高度。
关键子落,满盘皆活。
十年间,京张两地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立足自身资源禀赋与产业定位,互通有无、转移承接、错位发展,“一盘棋”推动产业创新、“一张网”打通交通发展、“一体化”服务民生保障,共同奏响了携手向前、共同迈进的高质量发展新乐章。
那么,十年的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包含了哪些交通元素?张家口交通网络构建的如何?未来我们的交通出行什么样?
元素一:“轨道上的京津冀”
这个暑假,一批批市民搭乘京张高铁,频繁来往于两地间。“每个周末我都带着孩子去北京,坐高铁最快只需47分钟,很方便。”市民梁龙感慨着高铁出行带来的便捷。
借京津冀协同发展东风,2019年12月30日,京张高铁、张呼高铁、大张高铁、崇礼铁路四条高铁开通,高铁通车里程达到248公里,极大地缩短了我市与周边城市的时空距离,“轨道上的京津冀”主骨架初步形成。
不仅高铁,2015年张唐铁路建成通车、2022年太锡铁路太子城至崇礼段通车运营……目前,全市铁路营运里程达1067公里。其中,与北京衔接铁路线路共4条,1条高速铁路为京张高铁,3条普速铁路为京包线、丰沙线、大秦线,京张两地铁路网越织越密集。
随着铁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京张两地老百姓的出行方式发生了改变,他们出行的“幸福指数”也正在不断攀升。如今,铁路已成为两地老百姓出行的首选交通工具。
元素二:“两纵五横一线”高速路网
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1346公里,居全省首位,初步形成了“两纵五横一线”的高速公路网布局;
普通干线公路通车里程2955公里,居全省首位,连接了重要乡镇和重要产业基地,形成了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普通干线公路网络;
农村公路通车里程19433公里,居全省第二,补齐农村交通基础设施短板,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
一组组数据,折射出十年来京津冀协同发展公路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据统计,截至2023年底,我市公路总里程达23734公里,居全省第二。
持续织密的公路网更拉近了京张两地的距离。目前,衔接京张两地公路接口共8个,其中京藏高速、京新高速、延崇高速与北京市延庆区相衔接;国道G109、国道G234(2个接口)、国道G110、省道S310与北京市延庆区和门头沟区相衔接。
十年间,京津冀协同发展交通一体化发展成效显著,“断头路”的打通、高速公路的互联、首都地区环线高速正式成“环”……“京津冀1小时生活圈”渐渐成型。
元素三:“一支多点”机场布局
9月的张北,天高云淡,秋高气爽。张北中都机场红白相间的风筒在风向标上随风飘摆,机场工作人员在不远处的场道维护着。
张北中都机场于5月13日投入运营,属于A1类通用机场,可满足运-12以下小型固定翼飞机、直升机使用。目前,已有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三院及天津航天神舟研究所等多家科研单位驻场进行科研试飞。
它的投运,为我市构建“一支多点”机场布局迈出了关键一步,也为区域低空经济的发展注入新发展动力。
机场是一座城市的空中交通门户和对外开放窗口。2013年6月16日张家口机场正式通航,补齐了我市现代立体交通网的“短板”。为加快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大格局,2018年10月张家口机场实施改扩建,2020年8月3日正式启用并顺利转场。
如今,张家口机场共运营航线达6条、通航城市5个,年旅客吞吐能力达到100万人次、货邮吞吐能力达到5000吨。先后建成张北中都、赤城后城、赤城镇宁堡3个通用机场。
回望我市航空网络建设发展的十年,不难看出,他们本身即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直接产物,这里的一楼一路、一草一木,都是中国式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的注脚。
元素四:“一主三副多点”综合客运枢纽
9月2日,位于怀安县高铁站西侧的怀安综合客运枢纽工程施工现场忙碌而有序。该客运枢纽工程于2023年3月开工,预计2025年完工。建成后将满足全县长途客运、城市公交、城乡公交、出租车、社会车辆等多种形式换乘需求,有效缓解县城交通拥堵现象,方便群众出行。
“怀安综合客运枢纽工程正是我市打造“一主、三副、多点”综合客运枢纽布局中的一个县级节点。”市交通运输局综规科三级主任科员武永光说。
近年来,我市依托高铁建设,高质量推进综合客运枢纽发展。2019年底,张家口南综合客运枢纽北广场与京张高铁张家口站同步投入使用;2021年,崇礼区综合客运枢纽、太子城高铁站客运枢纽相继投入运营;2022年,下花园区综合客运枢纽投入运营。一个“一主、三副、多点”的综合客运枢纽网正逐步完善。
站在新起点上,市交通运输局局长张多顺说:“到2035年,我市基本建成便捷顺畅、经济高效、绿色集约、智能先进、安全可靠的现代化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打造“一轴两廊三通道”的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布局,织就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美好画卷’。”(记者 马明明 通讯员 田宇翔)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