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即时新闻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民生

供热企业“火力全开”送暖保供

2024-11-29 09:25:16  来源:张家口新闻网

  智慧平台实时监控、供热系统稳定运行、工作人员日夜坚守……连日来,我市各供热企业合理调度运行,严格巡查值守,强化应急处置,科学有效做好各项供热工作。特别在本轮降温天气到来之前,各企业积极采取“升温”措施,调控调温,确保居民温暖舒适过冬。

  11月27日,记者走进西望热力天河骏层热力站,运行的设备嗡嗡作响,一网供水、回水,二网供水、回水等管道纵横交错。站长李玉强正在热力站内巡检,他说主要看温度计、压力表等数据显示是否正常。在站内巡检完毕后,李玉强来到一台设备前,将其底部的阀门打开,排放出一些水,他介绍:“这是一台除污器,里面有过滤网,主要拦截水中的杂质泥沙等,一网和二网的水都需要经过除污器除污后才能进入换热器,避免水中的杂质将换热器堵塞。我们每隔10天左右就要进行一次排污。”

  在站内中控室,记者看到这里并排放着多台自控柜、变频柜等设备,在集中供热节能控制装置系统中,“循环泵控制”“补水泵控制”“管道泵控制”等都可以在屏幕上查看。在“循环泵控制”屏幕上显示,一次供水温度71.12℃,回水温度34.76℃等数据。

  天河骏层热力站主要负责天河骏层小区和西寓小区的供热。张家口西望热力有限责任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西望热力供热范围北至大境门,南至光中路,西至西外环快速路,东至清水河,供热面积约为973万平方米。像天河骏层热力站一样的换热站有89个,每个站都有工作人员全天24小时值守,每天需要分时段、按规定进行站内巡检等工作。在本次寒潮降温天气来临前,西望热力启动2台锅炉,推动辖区供热系统稳步“升温”。

  同样,在冷空气“迈入”古城宣化前,张家口宣化建投供热有限责任公司同热网首站加强全天候协调联动,结合天气预报和宣化区内用热情况,利用智慧供热系统模拟寒潮降温天气下全网运行状况,根据模拟工作状况提前制定运行方案并随时调节运行参数,提高热量供应,确保“升温”抢在“降温”前,最大限度减小寒潮天气对用户室内温度的影响。

  在热力站设备前;在供热管线上,到处闪现着巡检工人顶风冒雪的身影。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各区域管网所与调度中心密切联系,工作人员须加强对重点设备、供热管线等关键部位的巡视检查,确保及时发现并消除可能存在的电气线路老化发热、动力设备运转状态异常、阀门管线‘跑冒滴漏’、表计测点读数失真等问题,维护抢修人员24小时待命,随时处置可能突发的故障。”

  11月27日,在盛华东大街东源热力中继泵站,作为带班长,白旭正一丝不苟地工作着。

  中继泵站主控室是供热管网的心脏和眼睛,这里有3台电脑,可别小看这3台电脑,它们在城市供暖中所起的作用不可估量。“这台电脑是高压系统监控;这台电脑是泵站360度无死角监控;这台是中继泵和设备的操作系统和监测平台,所有数据都是从这台电脑发出的。”白旭一一介绍。

  工作人员坐在主控室的监控台前,眼睛盯着屏幕上不断跳动的数据,以及各种设备运行状态图,根据这些实时数据,分析整个中继泵站的运行状态。如果发现某个区域的压力出现异常波动,会迅速采取措施进行调整,涉及到操作泵站内的阀门,通过远程控制系统或手动调节阀门,来平衡管道内的压力。

  白旭讲,中继泵站为高温高压供热系统,承担着市区北部大部分区域的供热任务。热源从大唐国际张家口发电厂输送过来,需要中继泵站为一次网供热管道加压,弥补末端压力低、流速缓,确保管网末端的住宅小区,供热管道中的压力和流量稳定。

  市区只有一个这样的中继泵站,中继泵站的每一个环节都关乎着热力管网的稳定传输和城市的温暖供应。这里有4台高压电器设备,采取三用一备的方法,巡检工对中继泵和辅助泵进行24小时巡检维护。工作人员每天都会认真记录中继泵的运行参数,对泵站内的高压电器设备进行维护,检查配电柜内的电路连接是否牢固、各种电器的工作是否正常。

  “应急处理能力也是热力工作者必备的素质,一旦泵站内发生突发故障,工作人员会迅速按照应急预案行动,第一时间判断故障的类型和严重程度,然后迅速开展抢修工作。”白旭说。

  供暖工作事关千家万户、关系群众冷暖,在确保如期供暖,达到正常供热要求,我市各供热企业从提前“备战”,到设备启动,再到热源升温,全力保障了“暖流”入户、温暖过冬。为保证供热服务品质和效率,各供热企业出台举措,组建专班,增开热线,上门服务,一位位“供暖人”尽职尽责、坚守一线,为供暖工作保驾护航。(记者 张凤燕 魏民 见习记者 忻贵敏)

                      

编辑:李雅雯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