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文化中国行·校馆弦歌丨走进北大红楼 追寻信仰之源

2025-10-10 11:23:50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在北京五四大街上,矗立着一座百年建筑,它因曾是北京大学校舍和红砖红瓦的外观而得名“北大红楼”,更因其承载的红色历史而被人敬仰。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北大红楼,聆听“觉醒年代”的热血呐喊,追寻革命先辈的求索足迹。

  这个假期,前来参观北大红楼的年轻人络绎不绝,在这里感悟初心、汲取前行力量。李大钊、陈独秀当年的办公室、授课的教室,毛泽东工作过的阅览室,还有学生筹备五四游行时的房间……一幕幕历史场景,让今天的年轻人一下拉近了与历史的距离。

  北京汇文中学学生 郭腾文:课本中读到过五四运动,之前只是记知识点,现在站到了这里,真的懂得了那种为国家寻出路的热血。

  北方工业大学学生 李梓豪:亲自看这个地方,让这段历史在大家心中形象更加立体,能够更好地感受我们的精神。

  北大红楼建成于1918年,是当时北京大学校舍的一部分,因红砖红瓦的外观而得名。这里曾掀起新文化运动的高潮,是五四运动的重要策源地,也是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主阵地,北京的共产党早期组织诞生于此。

  如今,这里展出有两千多件文物史料,这是北大《唯物史观》课程的考卷,是首次将马克思主义引进中国高校课堂的真实记录。一篇篇文稿,一份份史料,引领后人追寻先辈探索真理的道路和思想之源。

  中国李大钊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 侯且岸:探索马克思主义之源,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之源,我们把这个源头找到了,才有可能继承我们的先人,更好地推进我们的伟大的事业。

  今天的北大红楼,持续焕发着时代活力,定期举办大讲堂、读书会,与中小学合作研发沉浸式教学课程,设计适合青少年的红色寻访路线。作为北京市“'京'彩文化 青春绽放”行动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觉醒年代”研学活动也在此深入开展,吸引高校学生深度参与红色历史课题研究。

  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馆长 杨家毅:北大红楼涉及到非常丰厚的精神的物质的文化遗产,我们发布研究课题,让高校的学生们参与进来。大家能够看到自己的研究成果,愿意更加深入来参与到北大红楼的各种活动当中。

  北京大学博士生 王艺瑾:小小的一个文物,可能泛黄的一页纸,要通过更加深入的研究,进一步让文物的意义能够展现在大家的面前。这不仅是传承,也能够激励着我们更坚定向前看。

  每年,数十万人次的参观者来到北大红楼。他们以各自的视角,感悟那段充满艰辛与求索的岁月。铭记来路,更加坚定地前行。

  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志愿讲解员、北京市前门外国语学校学生 王雨晨:每一件文物都有自己背后的故事,需要把他们这种精神传播给更多的人,让更多人去了解这段历史。

  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 苏泽琦:百年前的新青年是要解决当时内忧外患的问题,而百年后的我们依然要为了民族复兴而努力。

编辑:孙建胜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