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陈志洋 实习生 温淑月
二十五年,足够让一棵树苗长成参天大树,也足够让一段情谊扎根深山。
在河北围场的大山深处,水泉村静静伫立了无数个春秋。这里山路崎岖,土地贫瘠,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留下老人和孩子守着这片靠天吃饭的土地。然而,二十五年来,有一群特殊的“家人”每年都会如期而至——他们就是被村民们亲切称为水泉村“第八组”的河北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师生。
这些年,机械工程学院“情系水泉”社会实践团以教育为纽带,以科技为桥梁,持续为水泉村注入希望与力量。他们设立“希望”助学金,累计资助贫困学生百余人,发放助学金超80万元;他们推动“一帮一”结对帮扶,让42个孩子走出大山、迈入大学校门。教育,在这里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而是触手可及的未来。
河北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与水泉村的故事,早已超越帮扶与被帮扶的关系。它是一场关于教育与科技如何唤醒土地生命的漫长实验,更是一代代青年用脚步丈量乡村振兴的成长之旅。
镜头记录下的不只是当下的感动,更是他们用青春与坚守,书写的一段大山与大学、泥土与图纸、爱与希望的动人篇章。
2025年,机械学院的师生又一次走进水泉村。他们仍在路上,故事仍在继续。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