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强信心 增动能——高质量发展一线报道丨强化深加工 完善产业链 青龙中药产业实现“三级跳”

2025-08-30 13:02:04  来源:

  在青龙满族自治县木头凳镇牛角沟村,当地农民正忙着采摘青龙小枸杞。记者 李铎 陈立桐 摄

  秦皇岛日报 记者 王静

  眼下的青龙满族自治县,山峦叠翠。在木头凳镇牛角沟村的梯田里,村民王金凤俯身查看中药材五味子的长势。“以前就放点儿山羊、种点儿玉米,一年下来,挣个三四千元钱。改种五味子后,每亩稳稳收入上万元。”王金凤说。

  青龙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北纬40度的坐标以及70%多的森林覆盖率、显著的昼夜温差,为青龙中药材种植提供了绝佳环境。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青龙人敏锐捕捉到山野间飘散的药香。

  政策东风随之而来。

  青龙将中药材种植列为乡村振兴主导产业,专项补贴向连片种植倾斜:集中连片超100亩的基地,每亩最高可获千元扶持。技术服务体系同步下沉田间,农技专家“包片联户”解决种植难题。短短数年,东部10个乡镇崛起为产业核心带,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突破11.5万亩,荒山薄地蜕变为“绿色银行”。

  在位于三星口乡的秦皇岛满药本草科技公司的种植基地,农户们正在忙着给北苍术除草。“公司提供种苗、技术,还签保底收购协议,我们只管安心种好药。”药农老李说。这种“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已覆盖17个乡镇,1.56万亩基地实现订单化生产,户均年增收超6000元。

  在同盛医药组培车间里,脱毒苍术苗在恒温光照下茁壮生长。该基地与高校合作攻关,年育苗能力达360余种,从源头破解种苗质量瓶颈。位于龙王庙镇的元正农业科技公司,则以自动化生产线让鲜药材身价倍增:精深加工让产品溢价超25%,年产值突破1100万元。村民宋云满在元正农业基地操作智能灌溉设备,不仅有土地租金收入,月工资还能达到3000元,“过去老乡们都是靠单一种植柴胡、黄芪等中药材,肩挑背扛沿街卖原料,现在在家门口就能端稳‘产业碗’。”

  目前,青龙正与华润、国药等巨头洽谈共建现代化深加工基地,同步推进满族医药研发,谋划建设从种植到药妆、保健品的全产业链体系。2024年,全县中药材产值已突破5.6亿元,产业集群效应初步显现。

  在县级电商中心,主播们对着镜头热情吆喝:“青龙铁山楂,喝山泉水、吸负氧离子。”物流专线每日发往全国的不仅是药材,更是对“透明农业”的信任——五道河村新农人满立峰的直播间里,农作物管理、采收全程可见,几十万粉丝用“点击”为这份原生态买单。全县电商销售额年均增长35%,深山好药借“云端”走向全国。

  在“青龙小高原”龙王庙镇,北干树、南干树等村落的连绵山脚下,中草药种植棚架如鳞次栉比的产业方阵,沿着起伏的地势铺展开来。其间,秦皇岛元正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现代化厂房屹立其间,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成为这片绿色海洋中最醒目的产业地标。从单一种植到“种植-加工-研发-营销”全链贯通,从提篮叫卖到“电商+物流”数字营销,青龙中药材产业的三级跳,为山区县乡村振兴写下生动注脚。

  “一产往后延、二产两头连、三产走高端,这是我们的产业辩证法。”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贾国忠说,青龙已实现了从“卖资源”到“卖品牌”的跨越。

编辑:孙建胜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