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好评中国丨在乡村“游”中实现产业“兴”

2025-08-28 16:31:18  来源:红网

image.png

□张京峰

乡村旅游作为连接城乡、激活乡村资源的关键纽带,正成为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核心力量。这片“没有天花板的生态乐土”不仅承载着人们对自然与乡愁的向往,更通过资源集聚效应虹吸全国游客与社会资本,为乡村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从发展现状来看,乡村旅游的热度已形成规模效应。据住房城乡建设部统计,今年上半年,8155个国家级传统村落和5028个省级传统村落吸引游客超过2.93亿人次。全国各地的乡村用发展旅游的方式集聚能量,在乡村产业振兴的“百花园”中实现了从“沉睡资源”到“活力资产”的转变。

传统村落凭借文化活化、政策扶持的双重优势,形成带动乡村旅游发展的示范效应。一方面,传统村落自带独特的资源禀赋,既有历史悠久的古建民居作为“物理载体”,又有独具特色的风俗民情作为“文化内核”,为旅游开发提供了天然基础;另一方面,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系统开发和全力宣介,叠加前卫文化创意与大众休闲需求的结合,让传统村落持续焕发新生。具体而言,游客可以在湖南省永州市江永县兰溪瑶族乡勾蓝瑶村,通过瑶寨民居参观、民俗演出沉浸式感受民族文化;也可以在邵阳市隆回县白水洞村,购买“花瑶花”传统民族文创IP的扎染围巾……传统村落通过带动相关配套产业提质发展,从而吸引更多游客,进而形成良性发展循环,不仅为传统村落自身注入活力,更为全域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

在此基础上,乡村旅游需进一步以点带面、立足实际,构建差异化发展格局,推动乡村旅游从“点状突破”到“全域振兴”的跨越。文化是乡村的根与魂,挖掘特色文化、延展文化故事是吸引游客的核心抓手,正如湖南省邵阳市新宁县马头桥镇坪山村,正是通过深入研究北宋谏议大夫周仪的历史事迹,传承耕读文化精神,并探索“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新模式,让文化成为吸引游客交流学习的“磁石”。

生态是乡村的“真实底色”,在保护中探索绿色发展路径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比如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黄湖镇青山村,以“绿水青山”为发展基底,通过完善生态保护制度、形成全民保护共识,打造“绿水青山—生态产业—强村富民—反哺生态”的闭环模式,既守护了生态资源,又通过旅游吸引社会资本;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的紫鹊界梯田,以壮美的农业生产绿色景观让无数游客心驰神往,进而带动当地民俗产业、餐饮行业遍地开花。

而产业作为联动各要素的“纽带”,正是通过文化与生态的差异化资源赋能,让乡村旅游从单一“观光”转向多元“体验”,最终形成全域振兴的发展合力。

本质上,乡村成为新旅游目的地,源于人们对自然本真的向往、对乡愁记忆的认同,是人们对种子破土的好奇、对蓝天碧水的追寻、对乡愁乡音的共鸣。未来,以乡村旅游为桥梁,既能持续连接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更能让乡村的生态优势、文化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让乡村真正成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振兴沃土。


编辑:赵广忠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