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归来仍是少年|枪林弹雨中送信、送密信!他的一个军礼跨越80年

2025-07-21 16:03:21  来源:交汇点新闻

【编者按】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0年前,江淮大地上活跃着一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重要抗日武装力量——新四军。2023年12月3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盐城参观新四军纪念馆时强调,新四军的历史充分说明,民心向背决定着历史的选择,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80年后,前行路上,如何从新四军的红色基因中汲取强大力量?新华日报·交汇点新闻派出多路青年记者,组团寻访80位百岁新四军老战士,重磅推出《归来仍是少年》系列融媒报道。每期由8位老战士联袂讲述,在一个个动人故事里记录历史,在一句句深情寄语里共绘未来,弘扬“初心不改,归来仍是少年”的主题精神,激励我们不断攻坚克难,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风华正茂的新诗篇。

<iframe src="https://jhd.xhby.net/ogcs-web/player/player.html?src=https://jhd.xhby.net/dams-res/editing/video/202507/20/FvVTIEyME7OX9ZAWofGYiDWT/687cbb03e4b0c510c6f711f2.mp4&pr=1&a=0&p=https://jhd.xhby.net/dams-res/editing/image/202507/20/s90rwbalbcby1xayocsujjoy/pic_00001.jpg" frameborder="0"></iframe>

【主讲人档案】

姓名:刘锡昌

性别:

出生:1929年

新四军经历:1944年加入新四军特务二团团部侦通排通信班,年仅15岁。在抗战期间,他穿梭于枪林弹雨中传递情报,多次与日军正面交锋,以“智勇双全”完成“使命必达”的任务。



80余载岁月流转,那个在枪林弹雨中送信的少年又站在了我们面前。他叫刘锡昌,今年97岁(虚岁),是新四军通信班的老战士,也是当年34名同时参军的人中唯一的幸存者。硝烟散尽,岁月染白了他的鬓发,却从未磨灭他眼中的坚毅与炽热。

采访结束时,刘锡昌对着镜头敬礼。

“我亲眼看到日本鬼子经常下乡扫荡,对老百姓采用了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对日本人从心里面就十分地恨。”1944年,在日寇铁蹄侵袭下的南通海门,15岁的刘锡昌瞒着父母加入了新四军。得知消息后的家人含泪劝阻:“打仗可能会牺牲啊!”那个少年坚定地回答:“年轻人就该保家卫国!”

就这样,少年刘锡昌成为新四军特务二团团部侦通排通信班的一名战士。他的任务,是在敌人的封锁线下传递军情。他的每一次出发,都可能是一次生死诀别。

刘锡昌在家里看报纸。

1945年春天的一个下午,刘锡昌奉命将密信送往一营。行至半路,突然发现离他200米左右有两个日本兵正端着枪走来。敌多我少,硬拼必死无疑,这时敌人也发现了他。千钧一发之际,刘锡昌迅速观察四周,发现路旁有一片坟地。他以最快的速度躲了进去。接下来怎么办?关键时刻他灵机一动,迅速摘下帽子,从身后抓了一把草,用草把帽子垫得鼓鼓的,顶起来放在坟堆一侧,自己则隐蔽在另一侧。

敌人果然中计,对着帽子连开数枪,打得帽子直冒烟。而刘锡昌屏住呼吸,稳住双手,瞄准敌人的脑袋,“砰、砰、砰”连开五枪——两个日本兵应声倒地。硝烟未散,他摸了摸装在衣服最深处的信件,一口气奔向目的地。

当记者问他:“当时害怕吗?”他说:“哪有时间害怕啊?一定要想办法应战,机动灵活消灭敌人。只有把敌人消灭了,自己才能保住!”

自己脑中取出的弹片,刘锡昌依然保存着。

战争是残酷的。刘锡昌回忆,每一场战斗都有战友倒下,“有时一个连上去,最后只剩十几个人。”

新中国成立以后,他怀着忐忑的心情去探寻战友们的下落,却发现除了自己,当年一起参军的其余33位年轻人都在战争中壮烈牺牲了。“很难过啊!”说到这里,老人有些动情。而他自己也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至今颅骨内仍嵌着两块弹片无法取出。

在崭新的时代里,刘锡昌服从组织调配,成为一名海军军官,继续为国防事业奉献终身。“父亲经常吃饭吃到一半,有事就立马走了,当时我还不理解。”刘锡昌儿子刘盛钢回忆道,“后来才知道,这是他在战争年代养成的工作习惯。作为通信兵,军情紧急时必须立即出发。”

退休后的刘锡昌老人仍坚持给年轻人讲述抗战故事,传递革命精神。“我们的事业还需要有一代一代人传承下去,希望年轻的同志们要做好革命事业的接班人。”

采访结束时,刘锡昌缓缓举起右手,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那一刻,仿佛时光重叠,我们看到了80年前那个英勇作战的少年,沐浴着青春的光芒向我们走来。

【七位新四军老战士寄语】


编辑:吴明富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