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出生的我,
遇见了93岁的赵保华,
用一生的追寻与燃烧,
来诠释——
什么,
才是穿透黑暗、永不熄灭的“希望”!
14岁,
家乡沦陷,学业中断。
少年眼中,
是破碎的山河与迷茫,
一道“希望”之光!
1945年,八路军在家乡附近痛击日寇,
哥哥带回的“抗大”招生简章,
像黑暗中擦亮的第一簇火种。
追寻“希望”之路!
农家场院是课堂,背包是凳,双腿为桌。
知识,拨开了迷雾,
真理,重塑了信仰,
在“抗大”的熔炉里,
少年心中的希望之火,
熊熊燃烧!
传递“希望”之火!
他专注通信,
成为“五好教员”,
罗布泊的风沙里,
在原子弹试验的生死场,
咽下艰辛,
只为守护新中国的希望之光!
此后三十年教学生涯,
他将知识,将信念,将对祖国的无限希望,
化作薪火,代代相传。
这束“希望”之火,
从绝望的废墟中点燃,
在战火与建设中淬炼,
穿越八十年时光,依然炽热!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一定能够实现!”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