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赴西部,时代青年新舞台】续签!这是最动人的“拖延症”

2025-07-11 16:46:08  来源:光明网

image.png

 【赴西部,时代青年新舞台】

  700多个日夜,结对帮扶村里168名群众,完成2次乡村构成主义艺术改造,共创45节公益阅读课涵盖学生2400余人,筹集4万元奖助金托举起22个家庭……在“千根线穿针”的基层工作之外,还自发为村里办成这么多事儿,这一定是个执行力很强的人!

  故事的主人公却哭笑不得地说:“其实我拖延症挺严重的。”

  这个“拖延症患者”,就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西部计划志愿者毕航。2023年春天,正读研一的毕航报名了西部计划,远赴新疆和田市玉龙喀什镇进行志愿服务。

【赴西部,时代青年新舞台】续签!这是最动人的“拖延症”

西部计划志愿者毕航初到新疆(受访者供图)

  研究生读到一半参加西部计划,在众人眼里的确有些“疯狂”。毕航却不以为意,反而要求驻派到最基层的村子工作。

  刚到那阵儿,毕航有些水土不服,脚踝成片的荨麻疹痒得直钻心。要找人求助吗?毕航想了想,“我是来帮村里解决问题的,可不能反过来成为问题”。顶着沙尘暴入户走访,帮群众解决纠纷……尽快进入工作角色是当时他最关心的事。

【赴西部,时代青年新舞台】续签!这是最动人的“拖延症”

毕航(右)入户走访时与村民交流(受访者供图)

  2019年,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丛志强在宁波葛家村带着村民们一起“搞艺术”,仅用5个月就将原本脏乱破败的小弄堂,雕琢成充满诗意与烟火气的美学天地。“三无乡村”变成“网红村”,村集体实现大幅增收。

【赴西部,时代青年新舞台】续签!这是最动人的“拖延症”

葛家村某地改造后的样子(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看到葛家村的报道,毕航内心思绪翻涌:我们这儿有这么多鲜活的少数民族文化,怎么不能搞艺术改造?葛家村能成,库提其村也能行!

  说干就干!他提出了改造想法,村干部们表示支持,心里却打上了大大的问号:“能行吗?”

  用行动证明一切。毕航联系到丛志强教授,并向他寻求经验,还“薅”来中央美术学院、北京大学、上海戏剧学院等高校的好朋友一起讨论改造方案。

【赴西部,时代青年新舞台】续签!这是最动人的“拖延症”

毕航与其他高校学生共同讨论改造方案(受访者供图)

  第一书记看他铆足了劲,指了指村头的T字路口:“要不从这儿开始?”“好!”毕航爽快地答道,召集大伙开会收集想法,一提“建篝火活动区”,乡亲们眼睛亮了——谁不想收工后有处吃烧烤、跳麦西来普?

【赴西部,时代青年新舞台】续签!这是最动人的“拖延症”

毕航与村民们共同商议改造计划(受访者供图)

  改造的难,超出想象。基层任务重,干部们都特别忙。白天他处理纠纷、入户走访,大都晚上干活。最让毕航感动的是,总有村民揣着工具来帮忙,有人扛来家里的旧木料,有人踩着板凳给墙面刷漆,连放学的孩子也蹲在一旁帮忙分拣碎石。

【赴西部,时代青年新舞台】续签!这是最动人的“拖延症”

夜晚毕航与村民一起建设篝火活动区(受访者供图)

  2024年7月,这个小小的“篝火广场”终于建成了。当第一簇篝火在路口闪耀着火星时,干部群众凑在一块儿吃原汁原味的羊肉串。“以前这就是个小土坑。”有人啃着烤肉笑道:“现在是咱最喜欢的地方!”

  毕航捏着冒着热气的烤串,忽然觉得那些凌晨两点的灯光、被沙子磨破的手套,都在这堆篝火里映射出亮堂堂的答案——原来幸福很简单,就是看到这些笑脸在火光里晃啊晃的模样。

【赴西部,时代青年新舞台】续签!这是最动人的“拖延症”

篝火活动区正式建成后大家一起吃烤肉(受访者供图)

  “我走不了啊,有些事情还没做完呢”,一年服务期满后,毕航的“拖延症”又犯了,他决定续签一年。

  他放不下村里可爱的孩子们,还有很多想为他们做的。所以,当社科大博士学姐提议开办公益阅读课时,两人一拍即合。他们拉着本校的志愿者云端备课,在小学的课表里挤出授课时间。屏幕上的绘本刚翻开,孩子们眼里就亮起星星似的期待。

  一年时间,45节课,6所小学2400多个孩子。“毕老师什么时候再来?”当孩子们追着问时,毕航知道他留下的意义实现了。

【赴西部,时代青年新舞台】续签!这是最动人的“拖延症”

米克拉小学公益阅读课结课时毕航与孩子们的合照(受访者供图)

  “我把两年的时间完全奉献给了新疆”,毕航的声音清脆有力,充满着酣畅淋漓的幸福感。这两年,他帮村民找工作、肉孜节时入户送肉、冬天给群众送炭……真真切切扎进村里才明白,“乡村振兴不是空口号”,毕航常为自己能成为乡村振兴里的“一块砖”而感到自豪。

【赴西部,时代青年新舞台】续签!这是最动人的“拖延症”

冬天毕航和干部们一起给困难群众分炭(受访者供图)

  这样一个“行动派”偏说自己有“拖延症”,是因为他心里还装着太多没做完的事——没来得及将乡村艺术改造推广到更多乡村,没时间持续开设公益阅读课堂,没能落地的乡村研学项目……这两年毕航干了很多,夭折的也很多。“一半对一半吧”,他笑着说。每每想起乡亲们握紧他的手,上课时孩子们望向他的星星眼,还有村里仍可改造的空间,那些未竟的计划像系在心头的绳,总在提醒他还有遗憾。

  这份 “拖延”,是对这片土地绵长的牵挂,是未完待续的承诺。而那些“夭折”的项目并未消失,反倒成为他脚下的沃土,铺实了他把青春奉献给广阔西部的路。

【赴西部,时代青年新舞台】续签!这是最动人的“拖延症”

毕航(第一排右一)和村民们的合照(受访者供图)

  毕航本科是学电影的,喜欢用镜头讲故事。自他参加西部计划以来,发布的援疆视频全网播放量近200万。这些视频激起了许多青年内心的澎湃,让更多青年扛着行李追到沙漠。有志愿者见到他说:“毕老师,你的视频把我心里的火点着了。”

  篝火区的火堆会常年点燃吗?一年的公益课会有效果吗?两年的援疆对当地有没有作用呢?毕航笑着说:“不要问我,要问时间。”希望的种子已经播撒,时间自有答案。


编辑:吴明富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