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坚定信心 勇挑大梁·产业新亮点丨以特色产业为乡村振兴赋能—昌黎激活“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发展密码促农增收

2025-05-25 18:53:53  来源:秦皇岛日报

碧波如镜的湖水倒映着远处的山峦、色彩斑斓的花卉在房前屋后竞相盛开、错落有致的房屋在鲜花簇拥下若隐若现、村民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5月23日,走进昌黎县昌黎镇杏树园村,映入眼帘的这幅“鸟语花香”图景让人心生向往。

花卉是杏树园村的主导产业。杏树园村利用依山傍水、气候湿润的资源禀赋, 经过40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体系完整的花卉产业。目前,杏树园村有627户花卉种植专业户,种植栀子、柠檬、山茶、月季、绣球、珍珠梅、金橘等花卉100多种。2024年,全村销售盆花1200万盆以上,年产值约9000万元,人均收入约2.1万元。

“杏树园村属半山区,背靠碣石山,三面环山,一面临水,耕地面积有限,家家户户只能发展庭院经济,把房前屋后的闲置土地都种上了花卉。”杏树园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志刚边走边介绍。

在王志刚的带领下,记者来到村民马丹丹家,看到房屋周围建了大大小小7个棚室。马丹丹告诉记者,父母种花种了30多年,4年前,她从外地回到杏树园村,接过父母手中的“接力棒”,种植3200多盆柠檬树,如今,她家年收入可达30多万元。

每年12月,马丹丹都会从村里其他育苗户处买来柠檬树的小苗,培育近1年后,也就是第二年的11月,柠檬果实陆续成熟,开始售出。马丹丹说:“到时,每棵树上挂着十几颗、二十几颗柠檬果,多的有挂50多颗的。3000多盆柠檬树很快售罄,供不应求。”

下午2时许,沿村内道路步行,记者见到了村民孙秀华,她正准备给花卉进行当天的第二次浇水。

孙秀华虽然不如马丹丹家种植花卉时间长,但也一个人打理着3000多盆金银花、9000多盆食用玫瑰。

“金银花好养,但每年4月初,需注意预防黑斑病、白粉病、蚜虫等,否则整株花就都完了。食用玫瑰既怕旱也怕水,需要一天浇两次水,浇小水……”花卉养护是一个技术活儿。孙秀华嘴上说着简单,却也是多年摸索的经验积累,好在如今她对花卉的生长习性、管护方法已经如数家珍。

凭借花卉种植,孙秀华每年收入在15万元左右,这让她感到很幸福,“卸货、装盆的时候就雇工人来做,销售有经纪人帮忙,大部分时间里,我一个人浇浇水、施施肥,很轻松、很省心。”

孙秀华口中所说的经纪人,是杏树园村在发展花卉产业过程中,有的村民在种植花卉的同时化身花卉经纪人,他们内引外联,不仅帮助客商从村里采购花卉,还带来了准确的市场信息,指导花农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品种结构。

“目前,全村有10多名花卉经纪人帮助村民销售花卉。”王志刚说,为方便花卉交易,2009年,杏树园村在村内还建起了花卉交易市场,村民只需要把客商看中的花卉从家里送到市场,各类花卉就可以从这里集中装车发往全国各地。

正是由于有了成熟的交易体系,让杏树园村花农在销售端没有后顾之忧。

在昌黎县昌黎镇杏树园村,几乎家家都有自己的花圃和大棚。记者 刘剑 摄

杏树园村还成立了花卉协会。王志刚介绍:“花卉协会过去主要给予养护技术指导,帮忙联系市场。现如今,村民的花卉养护技术早已驾轻就熟,销售方面也有了稳定的市场,协会正在选育适宜本地种植的花卉新品种,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再添助力,让‘美丽产业’成为村民的‘幸福产业’。”

让“美丽产业”成为“幸福产业”,不仅是杏树园村村民的朴实心愿,更是昌黎县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这种“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的发展思路,正助力昌黎县更多乡村像杏树园村一样,以特色产业为乡村振兴赋能。

昌黎县农业产业化办公室主任齐晓玉介绍,近年来,昌黎县立足资源禀赋,优先选择县域现有特色、优势产业,通过“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形成了一批主导产业更突出、市场前景好、组织化程度高、农民增收效果显著的专业村镇。

在湾里村,全村100%的耕地、100%的农户、80%以上的人口从事葡萄种植及相关产业,2024年,全村葡萄产业总产值达到613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26786元;还有郝宋庄的草莓、小营村的旱黄瓜、马芳营村的旱黄瓜、新金铺二村的萝卜……昌黎县立足优势,深挖潜力,以“一村一品”农产品品牌打开市场。

拥有100多年粉条生产历史的龙家店镇,全镇80%以上的人口从事粉条生产及相关产业,直接带动就业1.2万人,人均年增收1.9万元。还有十里铺乡的葡萄产业、龙家店镇的粉丝加工产业、荒佃庄镇的皮毛产业、新集镇的蔬菜产业……昌黎县各乡镇通过培育特色产业,以“一镇一业”发展带动农民就业增收。

齐晓玉表示,昌黎县将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持续加强“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用农业增效来助力农民增收,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编辑:吴明富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