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隐形冠军之父”的德国管理学家赫尔曼·西蒙近日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美国近期以缩小贸易逆差为借口推出一系列关税措施,却刻意忽略其在服务贸易领域的巨大顺差,人为制造和放大“贸易吃亏论”,将对全球贸易体系造成深远的负面影响。
世贸组织总干事伊维拉此前以详实的数据和分析,揭示了一个被美方刻意掩盖的真相:美国不仅是全球贸易体系的受益者,更在服务贸易领域占据绝对优势。数据显示,2023年美国服务出口额突破1万亿美元,占全球总量的13%;2024年美国服务贸易顺差总额近3000亿美元。
西蒙指出,全球贸易并不是简单的进出口账单,美国对其贸易逆差的理解存在结构性问题。“美国对相关国家有商品贸易逆差,但在服务贸易领域长期处于顺差地位。美国忽略自身在知识产权、金融服务等领域的优势,煽动情绪,人为制造和放大‘贸易吃亏论’。”
西蒙认为,美国政府加征关税的动机与国内政治考量密切相关。“所谓‘对等关税’,旨在争取更多特定劳工群体的选票,引导这些选民误以为加征关税可以保护本地就业。事实是加征关税最终会加剧通胀,损害自身利益。”
2024年8月27日,在德国波恩,德国著名管理学者赫尔曼·西蒙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新华社记者 袁亨瑞 摄
西蒙强调,高关税不是简单的价格调节工具,而是一种“干预全球产业体系的行为”。一旦被长期滥用,将严重阻碍全球经济与贸易体系正常运转。他举例称,苹果手机依赖全球零部件供应,宝马在美国生产的汽车也需要德国的发动机与零件。“全球供应链高度融合,关税政策无法精准施压,只会制造系统性混乱。结果不是一方受损,而是所有参与者共同承担代价。”他说。
西蒙认为,试图通过贸易壁垒促进制造业回流的策略“治标不治本”,终将带来反噬效应。如果美国关税政策持续演进,不仅难以解决其结构性问题,还将对全球贸易体系造成深远的负面影响。
西蒙还对美国关税政策不确定性带来的连锁反应表示担忧。他指出,美国一方面加征关税,另一方面又对部分产品豁免,令市场难以形成清晰、可预期的政策路径,这种反复无常的政策节奏,正在抑制跨国企业的中长期投资意愿,对全球经济构成潜在的系统性风险。
在西蒙看来,在经济全球化时代,真正可持续发展的出路仍在于建立一个稳定、可预期的多边贸易体系。他说:“规则、公平与开放,符合全球大多数国家的共同利益和期待。”(记者:李函林、袁亨瑞;视频:张淼)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