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文化中国行丨马头墙、天井、徽州三雕 岁月雕琢的建筑瑰宝

2025-04-28 16:40:48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徽派传统民居以营造技艺精湛高超,建筑装饰丰富多样,文化底蕴绵长深厚,成为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典型代表。2008年,徽派传统民居营造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天的文化中国行,走进安徽黄山,去看看岁月雕琢的建筑瑰宝的魅力。

image.png

位于安徽黄山黟县西递村始建于北宋年间,村中保存有大量完好的明清时期古民居,是徽派建筑的典型代表。今年初,按照徽派传统民居营造技艺修缮的“追慕堂”重新向公众开放,每天这里都会迎来全国各地的游客。

安徽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馆长 姚昱波:徽派建筑的概念是从两宋开始初步成型,然后经过元代的发展,到了明清开始成熟定型。它实际上就是北方建筑与南方建筑、南方实地的一个结合。

徽派传统民居以木结构为主,在营造中主要采用穿斗式的结构方式。发展到宋代时,穿斗式与抬梁式融于一体,营造技艺有了较大的提高。

徽派传统民居营造技艺传承人 王辉民:在比较宽敞的厅堂等空间,会采用抬梁式,通过在柱子上搁置梁枋,梁上再立短柱,层层叠叠。而在一些相对较小的房间或者山墙部分,则多采用穿斗式,柱子之间用穿枋连接,这种结构更加节省木材,而且整体性强。

徽派传统民居最显著的外观特征便是马头墙和天井。马头墙又称“封火墙”,不仅具有装饰性,还能起到防火、防风的作用,而天井则是徽派传统民居独有的平面布局方式,漏斗型的井口是建筑中通风、排水的核心所在。

除了建筑结构独具特色,木雕、砖雕、石雕这“徽州三雕”,是徽派传统民居建筑装饰艺术的精华所在。各种精美的图案展现出工匠精湛的技艺和丰富的想象力。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古老的徽派建筑技艺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到传承中。在通过“名师带徒”模式培养技艺传承人才队伍的同时,当地还组建了徽派古建产业学院,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编辑:吴明富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