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
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
千百年来
云冈石窟见证了
中外文化
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和中原文化
佛教艺术与石刻艺术的
一次次握手
堪称一部刻在石头上的史书
01:04
近年来
山西加强云冈石窟保护与研究
不断提高保护修复的科学化水平
并深入挖掘其历史文化底蕴
让人们在“活”起来的文物中感受文化力量
4月15日,游客在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游览。
成立于2021年的云冈研究院
是专门负责云冈石窟
保护、研究与管理工作的机构
云冈研究院坚持“保护第一”原则
持续加强对云冈石窟各洞窟的
病害调查、微环境监测和日常保养
4月16日,在云冈石窟,工作人员在进行考古调查。
一支“文物医生”团队
对石窟进行“望闻问切”——
石质文物修复
壁画及泥塑彩绘保护修复
可移动文物修复……
他们建立档案、对症下药
让饱经风霜的石窟重焕光彩
4月16日,在云冈研究院石质文物保护研究室,工作人员张帆为石窟壁面样本称重。
云冈石窟现存主要洞窟45个
大小造像59000余尊
借助文物保护领域尖端科技手段
目前80%的洞窟实现了全数字化保全
4月16日,在云冈石窟,云冈研究院数字化保护中心工作人员潘博(右)在进行数字化信息采集。
随着“数字档案”不断完善
文保人员可及时把握文物的形态变化
一旦文物受损
可进行精度极高的修复
一尊尊精美造像
正在突破时空束缚
在数字世界里实现“永生”
这是4月16日在云冈研究院数字化保护中心展厅拍摄的3D打印佛像模型。
云冈研究院还通过高校合作、对外交流等方式
持续推动云冈学研究
同时
云冈石窟不断推进景区基础设施提质升级
并组织公益研学活动
研发文创产品
促进文旅融合发展
稳步走好文物保护与活化利用之路
2024年
云冈石窟景区接待游客444万人次
4月16日,游客在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文创空间选购文创产品。
历经沧桑
这部刻在石头上的史书
已经翻开新的一页
国之瑰宝正在绽放时代光华
这是2024年11月7日拍摄的云冈石窟全景(无人机照片)。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