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面对风高浪急的外部环境,一家家外贸企业积极想办法、找出路,依托“一带一路”布局新的海外市场,借助跨境电商平台降低对美外贸依存度。
在位于浙江杭州的一家箱包企业厂区,生产线上正在生产一笔销往欧洲比利时两万个软包的订单。这家企业年产箱包3000余万只,是国内乃至世界最大的箱包制造商之—。
谈起美国加征关税的影响,企业的态度十分“硬气”——“除了美国和欧洲市场之外,我们跟50多个国家地区都有业务上的来往。我们还有自己的设计和研发团队,我们手上有21项专利。如果客人想找到像我们这样实力强劲的‘替代者’,那这个是他们需要去解决的问题。”
在全球规模最大的纺织品集散中心——位于浙江绍兴的中国轻纺城,纺织面料企业正在加速技术创新、延伸产业链,来应对市场的震荡。
今年一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10.3万亿元,累计增速由负转正,重压下走出一条上扬线。
如何帮助外贸企业在激烈的环境中继续站稳脚跟?
各地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推动政策靠前发力、尽快落地见效——组织针对外贸企业的“问诊会”,向企业“送政策、送服务、送要素”,组织企业出海开辟新市场,进一步掌握发展主动权。
记者:王竹艾 王怿文 李涛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