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文化中国行丨当节气遇上典故:雨生百谷,而祭仓颉

2025-04-20 16:28:05  来源:中国蓝新闻

  今天(4月20日),我们迎来了谷雨节气,这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谷雨”取意于“雨生百谷”,承载着古人对年景丰稔的希冀。对于“谷雨”这一称谓的由来,除了古人关于“雨生百谷”的一般认知,还会让人想到“仓颉造字”的故事。

 


  相传仓颉造字时,借鉴了结绳记事的绳结,观察了飞禽走兽的爪印,参考了掌心的纹路,顺应了星辰的方位,结合了山川的走向,汉字走势钩沉应运而生。

  上天玉帝知道后对他的工作大为赞赏,决定重奖仓颉。玉帝托梦给仓颉,问他想要什么。仓颉说,希望天下苍生都有饭吃。于是玉帝在第二天降下了谷粒雨。黄帝得知此事后,就把降下谷粒雨这一天定为一个节日,即“谷雨”。对于这个传说,《淮南子》记载:“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

  至今,我国还有一些地方有谷雨祭“汉字始祖”仓颉的民俗,如仓颉的故乡陕西白水县至今还保持着“谷雨祭仓颉”的仪式传统。2014年,“仓颉传说”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谷雨,因“仓颉造字”而具有了神奇的文化色彩,并因此成为展示中国文化的一个窗口。2010年,为了促进汉语、阿拉伯语、英语、法语、俄语和西班牙语这6种正式语文在联合国的平等使用,同时强调语言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联合国相关部门倡议启动联合国语言日。同年,在经过国内专家论证后,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向联合国建议,将“联合国中文日”定为谷雨节气这一天,以纪念“汉字始祖”仓颉造字的贡献。

  当文化的种子如同谷雨时的苗秧,在传统的土壤中不断生长出新可能,当谷雨所标注的自然现象与人文活动交织融合,我们不仅会看到悠久的历史古老智慧在当代社会中依然散放光彩,更能深切感受文明对话的永恒魅力。

编辑:吴明富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