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21社论|广交会见证全球自由贸易的活力与韧性

2025-04-16 13:21:15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人潮汹涌的广交会将会见证国际贸易新秩序的形成,一个孤立于国际市场之外的美国与一个主导全球产业链与价值链重构的中国,未来在哪里,答案显而易见。

  4月15日,第137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开门迎客。美国近日向全球各国发动关税大战,全球自由贸易与供应链合作被严重干扰,在此背景下,广交会这个开放的重量级平台,不仅是我国对外贸易的“风向标”,也成为全球自由贸易飘扬的一面旗帜。

  本届广交会参展企业约3.1万家、其中出口展参展企业首次突破3万家,比上届增加近900家。截至4月13日,共有来自215个国家和地区的20多万名境外采购商预注册,美国沃尔玛、法国家乐福、英国特易购、德国麦德龙等255家大商确认参会。从组委会提供的境外采购商预注册量、酒店预订量和航班预订率等指标看,广交会魅力丝毫未减,未受到美国滥施关税影响,境外采购商到会继续保持量稳质升态势。从广交会开幕首日展馆里麦当劳餐厅“一位难求”的火爆场面就可以看出,外商们采购的热情空前,有的甚至迫不及待地在麦当劳里谈生意签约。

  贸易战没有赢家,多边主义是解决世界面临困难挑战的必然选择,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美国加征关税遭全球反对,中国对等反制坚决迅速,成为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的中流砥柱。中国将继续高举自由贸易大旗,向世界进一步高水平开放国内市场,共同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让贸易伙伴更好分享中国发展红利,抵制各种开历史倒车的行为,促进合作共赢。

  从贸易规模与结构看,我国贸易表现出很强的成长性与韧性。2018年中美首次爆发贸易战,但我国出口规模从2018年的16.42万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25.45万亿元,期间受贸易战、供应链转移以及疫情等外部冲击;今年第一季度出口规模达到 6.13 万亿元,继续维持增长。成长性来自结构性变化带来的强劲韧性与新增量,我国出口类别从传统低技术含量商品升级到电子、船舶、汽车、新能源、机械等高价值商品;出口市场也更分散化,多年以来,我国大幅降低了出口美国市场的比重,今年一季度,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贸易规模再创历史同期新高,占我国整体外贸比重提升至51.1%,对欧盟、英国、东盟、非洲等地区出口增速均高于整体水平。

  我国正在引领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赋予我国商品更强的全球竞争力,逐渐从我国依赖全球市场向世界越来越倚重中国产业链供应链的方向发展,这是我国贸易最大的底气所在。从数据看,本届广交会出口展参展企业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专精特新“小巨人”、制造业单项冠军等称号的企业超过9700家,比上届增长20%;“新三样”、数字技术、智能制造相关题材企业约3700家,还首次增设服务机器人专区,以及设立智慧生活、智慧物流与仓储设备、数字化工厂及智能制造生产线、智慧出行相关技术产品等多个新兴产业相关题材专区。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企业在国际市场的浪潮中身经百战,正在向高端制造升级。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冲击,到美国发起所谓“脱钩断链”以及全球疫情干扰等,广东企业从成本、关税、技术、周期等多个维度受到锤炼,但是,广东始终保持外贸第一大省地位,全球竞争力持续提高。过去,广东出口企业主要靠给美国企业代工生产,现在,广东企业向世界输出中国品牌,比亚迪汽车、华为通讯设备、大疆无人机等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名片,广东供应链企业出海已成规模,向世界提供更多高品质高技术的中间品。

  我国与其他100多个被征税国家都会受到来自美国市场不确定性风险冲击,但美国市场仅为全球市场的一部分,我国企业早已预期到美国市场风险并做出尽可能的防范。因此,尽管会有部分企业受到影响,但冲击波会很快吸收。人潮汹涌的广交会将会见证国际贸易新秩序的形成,一个孤立于国际市场之外的美国与一个主导全球产业链与价值链重构的中国,未来在哪里,答案显而易见。

  (作者:张立伟 编辑:陆跃玲)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其旗下媒体。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

  关联专题

  广交会 新方位丨聚焦第137届广交会

  第137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简称“广交会”)于4月15日至5月5日分三期在广州举行。今年广交会三期分别以“先进制造”“品质家居”“美好生活”为主题,共设55个展区、172个产品专区。21财经客户端持续关注。

编辑:孙建胜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