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清明节临近,全国多地迎来祭扫高峰。今年,绿色低碳祭扫方式备受青睐,海葬、树葬等节地生态安葬方式也逐渐成为新风尚。
清明期间,民政部门推出网上预约,延长服务时间,免费赠送鲜花、黄丝带、寄语卡等多项便民措施,方便群众有序祭扫。全国1000多个网络祭扫平台还开通网络祭扫服务,敬献鲜花、丝带祝福、植树纪念等文明绿色祭扫方式成为很多群众的选择。
近日,上海、天津、大连、青岛等地民政部门启动今年的海葬服务工作。船只到达指定海域后,逝者家属将亲人的骨灰和花瓣轻轻撒入大海,送别亲人,寄托哀思。民政部统计显示,全国海葬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近5年已有近20万名逝者长眠大海,回归自然。
除了海葬,树葬、花坛葬、骨灰格位安葬等多种形式的节地安葬方式也成为文明新风尚。截至目前,已有28个省份出台了对生态安葬的奖补措施,全国生态安葬比例达到4%。各地通过在公墓设置生态安葬区,建设海葬纪念设施、生命公园等措施,加大生态安葬设施的建设力度,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