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火焰荒山”→“金山银山” 一起去看福建长汀的治荒秘籍

2024-08-09 18:15:32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福建的森林覆盖率连续四十多年居全国首位,而龙岩更是名副其实的“生态优等生”,其中,长汀县森林覆盖率高达79.55%,然而曾经,这里到处都是水土流失、草木不生的“火焰山”,长汀是如何从“浊水荒山”一步步变为绿水青山的?

image.png

总台记者 彭雨佳:我现在就在龙岩市长汀县河田镇的一个山头。通过航拍画面可以看到,周边都是一片片郁郁葱葱的森林。大家可能会发现,在这片生机盎然的森林中,有一块光秃秃的、看起来很突兀的土地。那为什么在森林覆盖率如此高的地方,会有这样一片光秃秃的土地呢?其实这是长期遭受水土流失的山地,是当地特地保留下来的水土流失对照区

总台记者 彭雨佳:长汀县曾是我国南方红壤地区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区域之一,昔日的长汀县到处都是像这片对照区一样贫瘠荒芜的土地,到处都是“光头山”。由于缺乏植被覆盖,地表土被冲刷殆尽,土壤沙化贫瘠,只能生长出一些低矮的马尾松和杂草,到夏天温度最高的时候,这里的地表温度超过70摄氏度,加上土壤是红色的,因此也被当地人称作火焰山。面对严重的水土流失,这里的人们与恶劣的生态进行了一场漫长而艰难的较量,如今的长汀县已经是山河披绿、生机盎然。

长汀是如何实现这样巨大转变的呢?二十多年来,当地不断探索,采取多种水土流失治理方式。眼前的这片山头,就是近些年开始治理的重度水土流失区,在这里实施的是草灌乔混交的水土流失治理模式。这里的植物种植方式是有设计、有讲究的,地面上有一道道沟,沟里种植着一些灌木和草本。那为什么要这样搭配呢?是因为这种水平沟种上适宜的植物后,可以拦截地表水流,保持沟内的土壤的湿度,控制水土流失。经过治理后的土壤也会逐渐发生改变,慢慢变成利于植物生长的土壤。

二十五年来,长汀摸索出越来越多的“治荒秘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的长汀仍然不断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走在生态治理的创新之路上,2023年,长汀县签约了全国首单水土保持项目的碳汇交易,这些水土流失治理之后形成的绿水青山,通过碳汇交易,转化成了真正的金山银山

除此之外,长汀充分利用水土流失治理成果,探索绿色产业发展模式,鼓励和引导农民在保护的前提下,科学发展林蜂、林果及河田鸡等林下经济,让森林成为水库、钱库、粮库、

如今长汀县山绿了、水清了、田肥了、百姓富了,森林覆盖率接近80%。长汀经验成了国内外很多国家和地区在生态修护和保护方面的重要示范样本,长汀也成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


编辑:吴明富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