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多措并举守护黑土地 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

2024-08-06 19:16:22  来源:人民网

民以食为天,粮稳天下安。保护黑土地,就是保护我们的“大粮仓”。

加强黑土保护与利用协调,筑牢农业发展根基,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进农业绿色转型发展的大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黑土地保护法明确,加强黑土地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和提升黑土质量,并给出了具体的措施建议。

“黑土区耕地内在质量的提升与宜机化高标准农田建设密不可分。”自然资源部土地工程技术创新中心研究员郧文聚认为,当下,要更加重视黑土耕地用养结合,提高耕地自然肥力对粮食总产形成的贡献占比。

海伦国家站研究员隋跃宇认为,黑土质量提升和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从长远来看,为进一步保障和提升黑土地生产力,必须从土体角度来探索和实践可持续农业发展模式。

隋跃宇认为,黑土地保护利用的精准配置模式,本质上是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和现有黑土地肥力提升技术的有机结合。通过优化灌排体系、合理规划路网林带、进行田块整治等工程措施的开展,因地制宜、因土施策,改善黏化浅层滞水、潜育化渍害、白浆化漂白淀积、盐渍化盐碱聚集、沙化透气透水等土体上的障碍因素,结合现有的耕层保育技术,在整个土体尺度上实现黑土地的永续利用。

近年来,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部、科学技术部、农业农村部等部委启动了一系列的相关项目来厘清黑土地土体构型,明确障碍层次的位置与发生机理,结合现有的黑土地耕层肥力提升技术体系,形成黑土地保护利用的分类分区精准配置模式。

“国家每年投入大量经费进行黑土地高标准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和培肥地力,有利于提升黑土地地力,让农民增收。”隋跃宇表示,黑土地保护利用精准配置模式是实现黑土地保护与农业生产平衡的重要举措,有利于黑土地粮食稳产、增产,提升粮食品质,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世界黑土区主要分布在乌克兰平原、密西西比平原、中国东北平原及阿根廷连至乌拉圭的潘帕斯草原。由于长期高强度开发利用,全球黑土数量、质量和生态功能呈现退化趋势,土壤流失、肥力下降、结构变差成为共性问题,黑土地保护与可持续利用迫在眉睫。

“黑土地保护利用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黑土区各国协同努力,需要社会各界广泛参与。”中科院东北所研究员姜明告诉人民网记者,“由于不同国家国情不同,所采取的黑土地保护技术与措施也有差异,在北美等地区可以采取休耕轮作的保护模式,我国由于人口众多、粮食刚性需求,不可能采取大面积的休耕,所以还必须研发适合我国国情的黑土地保护技术与模式。”

《东北黑土地保护规划纲要(2017—2030年)》《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2020—2025年)》《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实施方案(2021—2025年)》……黑土地保护与可持续利用迫在眉睫,我国先后制定实施系列政策,将黑土耕地全部划为永久基本农田,实行最严格保护。

在吉林,连续举办了四届黑土地保护与利用国家研讨会,“龙江模式”“梨树模式2.0”“大安模式”“大河湾模式”等创新黑土地保护利用模式,实现规模化推广应用。

姜明表示,作为全球粮食安全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贡献者、引领者,我国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国际科技创新、政策交流和人才培养,在黑土地保护的智慧农业平台、智能机械、黑土地健康等领域开展国际合作,建立黑土地国际合作的大科学计划,健全国际交流机制与平台等。


编辑:吴明富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