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我国西北地区海拔最高的风电场长啥样?如何发电?揭秘→

2024-08-04 10:02:57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今天(3日),我国西北地区海拔最高的风电场——乌恰风电场首批机组在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正式投运,这是我国最西端的风电场,它的投运标志着我国在高海拔地区风能开发上取得突破。

00:47

高海拔的极端环境下

风电场如何安全运行?

乌恰风电场地处帕米尔高原,属于高海拔山地风电场,与普通山地风电场相比,面临更大考验。那么这些大风车在此极端环境下,如何保持安全运行呢?

02:02

在离风场几公里外的叶片堆放场,记者看到几十个巨大的叶片摆放在这里。从河北制作好的叶片,经过几千公里的运输,在吊装前,会在这里进行检查和维护。

联合动力技术(保定)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晓丹:我们能够看得到的是接近100米长的叶片,我们看不见的,在叶片的表面上,还设计了不到1毫米厚的防紫外线的涂层,如果没有这个涂层结构,叶片会在紫外线的照射下发生脆性、老化。

一般来说,气候环境中,温度、湿度、盐雾、低气压、大风、雷电等环境因素对风力发电设备的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王晓丹告诉记者,乌恰风电场所在地,全年紫外线强烈,冬季长达6个月,最低气温低于-50℃。为更好地适应海拔高、山地多、空气稀薄、雷电频繁等因素,项目团队对风机的绝缘材料、结构进行了加强和完善。

联合动力技术(保定)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晓丹:这些裸露在叶片表面的金属点,是我们叶片防雷接闪的位置。这些接闪位置的布局,是我们根据项目当地的雷电情况和我们办公室的仿真做出的布局设计,以保证叶片在高速旋转下还能有效接受雷电流,防止叶片遭受雷电的损伤。

·

长“鱼鳍”风机 确保机组安全运行

同时,针对当地气候干燥、风沙大、阵风频繁的气候特点,设备厂家将风机设备的连接密封部位进行了升级,还在风机两侧专门设计了鱼鳍一样的装置,确保实现设备长期可靠稳定运行。

国能思达科技有限公司西北区域经理 孟庆东:两侧像鱼鳍一样的装置,它主要的目的是增加机舱内空气流动,降低机组温度,提高散热的效能,内部加装滤网,降低内部的风沙。同时,两侧这个鱼鳍,顾名思义,会保持机组的平稳运行。

数字化无人值守运行

实现实时监控

乌恰风电场针对当地特殊的地理环境,做了多项技术创新。由于风电场所在位置远离人口密集区,风电场按照“无人值守”运行方式进行设计,实现在控制室内,实时掌控整个风电场的运行情况。

01:17

在主控室,记者看到风电场负责人正通过远程对讲系统和风机上的工作人员进行视频通话。

国家能源集团龙源电力乌恰风电项目部经理 瞿峭刚:风电机组设备总共配备了400多颗高清摄像头。这些高清摄像头的作用,是保证我们的设备远程可见,保证我们所有的工作面也是远程可见的。这对以后我们的安全管理,还有设备的远程巡视都提供了极大帮助。

瞿峭刚告诉记者,现场的每台风机全身还遍布着各类不同功能的传感器,可在线实时查看设备运行数据、在线振动数据、视频数据等。风机运行过程中,这些数据实时传入数字化监控平台,平台根据数据建立故障预警模型,实现“告警”变“预警”,“被动检修”向“预知维护”转变。

国家能源集团龙源电力乌恰风电项目部经理 瞿峭刚:这里就是我们的风电机组的后台控制了,我们单台风机有1716个数据测点,全场加起来大概有65000个数据测点。这些数据通过后台的处理分析,能实现我们风电场的实时监控和自动控制。


编辑:雷伟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