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中国少年说·可爱的中国】“10后”非遗传承人,串起文化自信的“葡萄”

2024-07-30 15:08:04  来源:未来网

 神州大地,镌刻着无数追梦人脚踏实地踔厉奋发的足迹;崭新征程,辉映着广大青少年以昂扬姿态投身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身影。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未来网推出【中国少年说·可爱的中国】系列手绘漫评,生动讲述新时代青年在不同领域发光发热的鲜活故事,展现国家社会推进高质量发展的万千气象,激励广大青少年树立远大志向,汲取榜样力量,爱党爱国、自立自强、奋发向上,努力成长为堪当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大任的栋梁之材!

  ————————————

  晶莹剔透、以假乱真,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葡萄常”料器展现了北京传统工艺美术的巧夺天工。出生于2012年的唐涵托雅(也叫常开心),是这一国家级非遗技艺的第七代传承人。薪火相传、使命在肩,这位小小传承人身上,闪耀着坚定文化自信的光芒。

  从小在浓厚家学氛围里成长的唐涵托雅,耳濡目染地了解了“葡萄常”的历史,也逐渐喜欢上这门技艺。她认真观摩奶奶常弘做“葡萄常”的过程,并不断积极动手尝试,不仅掌握了给“葡萄”层层染色、挂蜡上霜等技巧,也越发感受到了传统非遗的独特魅力。在学习制作“葡萄常”的一串串时光里,唐涵托雅更加明白作为一名非遗传承人的责任。除了“葡萄常”,她还喜欢月琴、京剧、书法等,在她心中,“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最美的”。发自肺腑的感言,是她长期接触、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后的真情流露,也展现出她争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好儿童的精神风貌。

  “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积极培养传承人,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在非遗保护与传承的进程中、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征途上,无数像唐涵托雅一样的青少年正用“新生之光”点亮传统艺术,让坚定文化自信的步伐更加铿锵有力!


编辑:赵广忠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