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长征路上学党史|赣南苏区红色旅游“圈粉”更“圈心”

2024-07-22 19:44:22  来源:中国新闻网

image.png

视频:长征路上学党史 | 聆听“红井”故事 追忆红色历史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瑞金7月21日电 题:赣南苏区红色旅游“圈粉”更“圈心”

  中新网记者 吴鹏泉

  这个夏天,与气温一同攀升的,还有赣南苏区的红色旅游热度。

  “而今迈步从头越——长征路上学党史”网上主题宣传活动近日走进江西赣州瑞金市,采访调研团一行聆听红色故事,追寻红色记忆。

7月19日,在“红色故都”江西瑞金,众多游客参观红井革命旧址群。吴鹏泉 摄

  记者在位于瑞金城西的红井革命旧址群看到,炎炎夏日下,景区人头攒动、游人如织,许多游客穿着防晒服,撑着遮阳伞奔走在各景点之间。

  趁着放暑假,来自浙江舟山的陈耀国带着8岁孙子来到瑞金接受“红色精神”洗礼。他告诉记者,其小时候在课文中学习过红井的故事,一直想来看看这口井,“50多年过去了,这次不仅看到了红井,还品尝了红井水的甘甜,圆了多年的心愿。”

  红井旁立了一块石碑,碑上写着“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在陈耀国看来,这句话不仅是对毛主席的深切怀念,更是对那段艰苦岁月中革命精神的传承与弘扬。

  作为闻名中外的“红色故都”,江西瑞金保留了大量红色文化遗址和纪念建筑。红色,是这座赣南小城最亮眼的底色。漫步在景区,俯首可拾的是宝贵的红色文化;穿行在街巷,随处入眼的是丰富的红色元素。

  近年来,江西瑞金推进红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投入“真金白银”升级景区旅游设施,提升景区软硬件水平;利用互联网、VR、AR等新技术手段,丰富革命旧址的陈列;推出红色演艺、红色民宿、红色餐饮、红色研学等特色IP产品,不断丰富旅游业态。

7月19日,在“红色故都”江西瑞金红井革命旧址群,不少学生开展研习活动。吴鹏泉 摄

  随着文旅融合扎实推进,一批又一批游客走进“红色故都”,喝红井水、听红色故事、唱红色歌曲,在沉浸式体验中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吃水不忘挖井人》这篇课文,教育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很多游客慕名而来,特别是不少家长带孩子跟着课本去旅行,来这里打卡。”红井旧址管理处副主任赖青盈说,从年初到现在,景区游客都很多。来此开展红色研学的学生数量,较往年有很大增长。

  提着水桶,扔下水井,左右摇晃绳子,打井水看似简单,实则考验功夫,15岁的广东初中生王宇总把握不到精髓,引来旁边阵阵大笑。

  “这次前来参加研学活动,让我更加理解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他抬手抹了一把脸上的汗说。

  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大礼堂(“二苏大”会址),讲解员邹文芳为游客声情并茂地讲述着红色故事,“现在是‘红七月’,游客比平时要多,每天上午10点和下午3点,我们会为游客免费讲解。”

  火红的七月,赣南苏区红色旅游热度显著提升。在亲子游、研学游等消费需求的火热带动下,从于都河畔到“红色故都”,红色旅游相关目的地及景区迎来爆发式增长。

7月16日,来自深圳的师生来到叶坪革命旧址群,向红军烈士纪念塔敬献花篮,深切缅怀革命先烈。丁鑫朋 摄

  瞄准打造全国红色旅游一线城市目标,江西赣州深挖红色资源“富矿”,创新红色旅游发展模式,激活文旅新场景、新业态,正在逐步形成“红色旅游吸引人、红色精神感染人、融合产业留住人”的集聚效应。

  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赣州市红色旅游总人次4193.89万人次,同比增长27.15%,实现红色旅游总收入443.73亿元,同比增长22.63%。

  新长征,再出发。赣南大地上,一幅“圈粉”更“圈心”的红色旅游画卷正徐徐展开。

编辑:吴明富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