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国际锐评丨中国改革新蓝图释放开放新红利

2024-07-22 09:30:44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这次会议的一个重点是扩大中国高水平开放,促进全球发展。”对于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芬兰《赫尔辛基时报》关注到这点。21日,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全文发布,其中就对外开放作了专门部署,提出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坚持以开放促改革,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分析人士认为,这释放了中国扩大对外开放的明确信号,中国改革新蓝图将向世界释放更丰厚的开放红利。

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从设立22个自贸试验区、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到力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签署生效;从多次削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到放宽电信、医疗等服务业准入;从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到搭建进博会、服贸会、消博会等国际平台……过去十多年,中国开放的成色越来越足。中国连续7年位居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对外投资连续11年稳居世界前三、资金流向覆盖155个国家和地区,中国与世界融合的深度前所未有。

当前,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抬头,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开放日益成为“稀缺品”。面对人类共同的发展难题以及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国坚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不仅来自于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的成功实践,也是把握经济发展规律、顺应时代潮流的必然之举,更展现出与世界共享机遇的决心与担当。

中国与世界共享的,首先是超大规模市场。全会提出,依托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在扩大国际合作中提升开放能力。这意味着中国正努力把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让中国大市场成为世界共享的大市场。这让很多跨国企业充满期待。德国音频品牌森海塞尔大中华区商务通讯销售总监赵小川对《国际锐评》说,“中国市场充满活力和机遇,不仅是新项目的摇篮,更是创新技术和产品成长的沃土”。

更重要的是,中国的对外开放正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稳步向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推进。简单来说,就是国内的经贸规则要与国际接轨,以适应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要求。这一点在全会上也得到强调。《决定》要求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深化外贸体制改革、深化外商投资和对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等。外界普遍认为,这意味着制度性交易成本将进一步降低,国际贸易和投资将更加自由和便利化;中国将更加积极主动地融入国际经济,让中国大市场成为世界大机遇。

这其中,全会对扩大利用外资作出的重要部署,以及里面蕴含的“加减法”,尤其受到外资关注。从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落实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到扩大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完善境外人员来华便利制度等,一“加”一“减”之间,外资能参与的领域变多了,外国人来华旅行、居住、医疗、支付等更方便了。另外,保障外资企业在要素获取、资质许可、标准制定、政府采购等方面的国民待遇这一“等号”,则为他们提供了更加公平开放的竞争环境。今年上半年,中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6870家,同比增长14.2%;吸引外资规模近5000亿元,处于近10年来的高位。这是对中国营商环境的认可,也是对中国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投下的信任票。

扩大对外开放,不仅“请进来”,也要“走出去”。如今,以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为代表的中国“新三样”走俏海外市场,增加了世界的优质供给,也推动了当地经济转型升级。而中国发起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更是给世界带来了巨大改变。10多年来,这一倡议吸引世界超过四分之三的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参与其中,拉动近万亿美元投资规模。《决定》提出完善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机制,统筹推进重大标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项目,无疑将为世界发展注入新动能,为各国民众带来更多福祉。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倡导的“共商共建共享”理念为全球治理带来了新气象。《决定》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到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中国用行动证明:所追求的不是独善其身的现代化,而是和平发展、互利合作、共同繁荣的世界现代化。

“观察中国式现代化如何推进,以及西方可以学到什么,都非常有启发。”德国联邦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协会主席米夏埃尔·舒曼这样评价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可以预见,中国将坚定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并向世界释放越来越多的开放红利。


编辑:雷伟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