蓊郁山谷中,清澈的泉水汩汩流淌。一株藏黄芪的花蕊上,一只小蜜蜂正在灵活敏捷地采集花粉。
以高原青山为背景板,小蜜蜂们在五彩缤纷的花丛间上下飞舞,宛如一只只金色的花间精灵。
蜜蜂在藏黄芪上采蜜。受访者供图
这里何以成为蜜蜂生活的乐园?
西藏山南坐拥喜马拉雅南麓原始森林,水源纯净,阳光充足,生长着2000多种药本蜜源植物,称得上是“黄金蜜源地”。
“不仅如此,西藏独特的气候让蜜蜂得以远离蜂螨病,这种蜂的疾病会给养蜂生产造成严重损失,甚至引起蜜蜂的全群死亡。”夜伴蜂声西藏蜂蜜负责人张亮富介绍说,“但在这里,蜜蜂的蜂螨病会自然痊愈,无需农药与抗生素等。”
2016年夏天,正经历创业困境的张亮富带着20个蜂箱和一顶帐篷来到了山南野外的山谷里,养蜂、酿蜜。每夜,他聆听着蜜蜂的嗡嗡声入睡。
“时间长了,从蜂群的振翅的频率中,我似乎能听出来它们每天收成如何,蜂群是兴奋的还是郁闷的。”张亮富一边笑着解释,一边用手温柔地扇赶着身侧的蜜蜂。
工作人员正在查看蜜蜂状态。人民网记者 次仁罗布摄
如今,张亮富已有了8000多个蜂箱。但是照看一遍全部蜂场需要80多天。于是附近村民也承包起养蜂产业中的部分环节,日常照看蜜蜂,驱赶牲畜和野生动物等工作。产业每年带动增收600余万元,老乡们的致富道路更宽了。
而且在手机应用程序的帮助下,养蜂更加智能化。以前一个人照看100箱,现在可以照看600至1000箱,效率提升了好几倍。
藏黄芪、红景天、锦鸡儿、藏黄连、狼牙刺……老乡们不仅养蜂,而且还主动种植了许多蜜源植物。“想不到,蜜蜂产业不仅提高了绿化,还点缀了村落。”张亮富自豪地说,“小蜜蜂把本地的生态价值转变为经济价值。”
蜜蜂文化主题生态体验园一景。人民网记者 次仁罗布摄
2023年,蜜蜂文化主题生态体验园成立。在200多亩的苹果园里,孩童执着家长的手识辨植物,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制作蜂蜡,亲子游、研学游、休闲游等为这里带来更多发展机遇。
“如今,蜜蜂已经飞进五六十个村庄,借助西藏独特的生态资源和文化资源,我们希望有一天蜜蜂能飞进更多村落,让蜜蜂产业造福更多当地百姓。”张亮富表示。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