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新华全媒+丨为了早日家园如故——湖南华容洞庭湖大堤上的四天四夜

2024-07-10 12:06:17  来源:

  7月9日,湖南省华容县团洲垸团结村附近的洞庭湖大堤上,100多条粗大的水带如同白色长龙横卧堤面。大型排涝设备开足马力,垸内积水源源不断排向洞庭湖。经过前一夜的成功堵口,团洲垸水位开始缓缓下降。

  从大堤决口到成功封堵、启动排水,记者在华容抗洪一线经历了紧张忙碌的四个昼夜,回顾过往,一个个瞬间历历在目。

  10米、50米、100米……226米!7月5日下午,团北村附近的大堤被肆虐的洪水撕开,决口迅速扩大,村舍、荷塘、农田顿成一片汪洋。

  大堤上,家住团洲垸内的种养大户梁定文心急火燎,一直盯着被洪水浸泡的家园。看着自家的屋顶只露出一个小角,梁定文琢磨着会不会变形、垮塌,盼着洪水尽快退去,生活早日恢复到原来的样子。

  梁定文的心思,也是四面八方赶来的抢险救援者的共同愿望。

  “一定要把主动权掌握在手中。”湖南省洞庭湖水利事务中心工程事务部专家周永强告诉记者,当前正值主汛期,洞庭湖仍将在较长时间持续高洪水位,如果不尽快堵住决口排出渍水,灾情还可能扩大。

  经各方专家集体会诊,决定采取“抢筑裹头、双向立堵、突击合龙、加高加固、防渗闭气”5步走的方法实施封堵。随着垸内外水位逐渐趋近,决口封堵于6日正式开始。

  来自全国各地的抢险救援力量迅速向决口汇集,数万方块石通过卡车、船舶输送到前线。中国安能集团和武警部队的485人参与封堵工作,开启“人歇机不歇”24小时作业模式。

  白天最高气温37摄氏度,大堤上热气蒸腾。抢险人员头顶烈日,汗如雨下,身上衣服几乎没干过。一位“90后”抢险人员忙了一天,乘坐冲锋舟返回驻地时,靠着同事就睡着了,水花打湿了衣服也浑然不知。

  6日晚,水陆两路开始同时作业,大型驳船在水上抛投石料,推进速度达到每天60至80米。8日白天,堵口作业通过最深处9.5米的深水区,向着最后的合龙推进……

  在团洲垸大堤防线被不断修复的同时,一条条“支援线”“保障线”也在紧张运转。

  47岁的刘卫丰是湖南益阳宇晶运输有限公司的一名卡车司机。接到公司的驰援任务后,他主动请缨,与同事成立了一支由17辆自卸车组成的车队,于7日凌晨2时赶到华容。

  遇到刘卫丰时,他正开着满载块石的自卸车在堵口附近的路上排队。堵口任务紧迫,他顾不上休息,加上天气炎热,体力的消耗特别大。“我们苦一点,抢险进度就能快一点。”刘卫丰说。

  在大堤上,一群“摩托侠”分外引人注目。他们是当地蓝天救援队组织的摩托车队队员,专门给卡车司机运送食物和应急物资。

  来自华容县人民医院的医师汤泽“征用”姑父的摩托车,加入了这支队伍。“刚开始只招募到50名骑手,没想到后来来了110多人。”能成为其中一员,汤泽非常自豪。

  8日22时31分许,大堤决口完成封堵,抢险队员们爬到铲车上摇旗呐喊,各方参与人员欢欣鼓舞。

  决口合龙后的第二天,团北村村民刘三姣和丈夫走出临时安置点,来到县城的一家餐馆,和女儿及一些亲友团聚。

  亲朋举杯,刘三姣眉头渐渐舒展。席间,她跟丈夫首次商量起之后回家的安排,“第一件事就是去买蔬菜种子,种在园子里。”

编辑:孙建胜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